突然间就看见他的尸体,原来生命是如此脆弱。
马车套好,李怀仁要亲自驾车,送承道回去。
被他老子扔到一旁。
李孝恭亲自驾车,缓慢的驶出书院大门。
出门的一瞬间,他突然停下马车,大声道:“既是书院,只管教书育人,不要参与其他政事,才可保长远。肺腑之言,希望各位先生明白。”
说完话,再不停留,驾驶马车就走。
副将早早的带着五百骑兵在前面开路,剩余骑兵都跟在马车后面,默然前行。
张大头他们已经被自己人解开,不敢靠近王爷,自发的充当斥候,前出十几里,探路去了。
回长安后,张大头提心吊胆好几天,见王爷似乎忘了那天的事情,这才放下心来。
李孝恭刚走,王鹏指着刚才那两个帮抬李承道尸体的书院护卫道:“你们既然发现李承道上吊,为何不展开救援?每人四十军棍,逐出书院。”
两个护卫也不狡辩,各自领了四十军棍,相互搀扶着,一瘸一拐的走了。
两人回去后,平步青云,一个是正六品上的昭武校尉,一个是正六品下的昭武副尉。
远离长安,去边塞为官。
从那以后,再没有人提过李承道。
书院实行封闭式管理,王鹏又在庄子上招来五百人,把李二塞进来的五百人全部送回秦王府。
再把林野派出去,日夜不停的进行警界。
他记得,玄武门之变后,突厥人会大军压境,现在早作准备,省得到时候抓瞎。
李二虽然被封为太子,依然住在秦王府。
他还未登基,却已经开始总揽朝政,批阅奏章,代替陛下早朝。
那五百人被送回,李二立刻找来一众手下。
他似乎很生气,怒道:“乾州书院想干什么?现在把我派去的人送回来,这是要和我翻脸吗?大家说,书院该如何处置?”
房玄龄端坐椅子上,眼观鼻,鼻观心,像是老僧入定。
杜如晦神在在的看着屋顶,两个大拇指在袖子里不断的画圈圈。
尉迟恭全副武装站在李二身后,一言不发。
见没人说话,长孙无忌道:“太子殿下,书院此举并不是和你作对,只是在发小脾气,您不用放在心上。”
房玄龄睁开眼道:“无忌兄说的对。”
杜如晦道:“臣附议。”
候君集道:“殿下,书院此举等于背叛,臣愿率一票人马,前去踏平书院。”
话刚说完,引来众人一片咳嗽声。
程咬金道:“姓侯的,你脑子没坏吧?书院是皇家书院,只要没举反旗,何来背叛一说?打仗的时候不见你有多厉害,欺负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倒是很积极嘛!”
侯君集道:“程知节,论打仗,某家不见的比你差,怎么,你儿子在书院,你就要徇私枉法?”
程咬金道:“徇私,你算说对了,我自然要徇私,书院不光有我儿子,还有殿下的外甥,你说要踏平书院,居心何在?”
李二突然开口问李孝恭:“王兄,你怎么看。”
李孝恭道:“我觉得没必要小题大做,殿下派去的人,经过一年训练,已可成军。书院自然要让他们回来,只是时间不凑巧而已。候将军说要踏平书院,纯属多余,把王鹏叫过来,一问便知。”
李二点头,书院就那么点人,翻不起浪花来。
最近要准备登基事宜,书院的事情以后再说。
两个月后,李渊昭告天下,退位让贤。
李世民正式登基!
国号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