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急不得,慢慢来。
就算调查不出结果,也没事。
只要从西域安全回来,书院学子们就会发生蜕变。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书院学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
上次从草原回来的学子,已经表现出和其他学子不同的地方。
经历过一些事情后,变的沉稳,内敛。
马周已经当了县令,听说表现很好,把定襄治理的井井有条。
吏部考核,给的是优秀。
听说下一步朝廷打算把定襄升为州府,马周可就是州官了。
李纲在考虑,要不要把这形成一种制度,每一个学子毕业前,都要进行一次长足远行。
开阔眼界,增加阅历。
玉溪看完信,对李纲道:“李兄,书院学子有竹节在,不会出乱子,我很放心。我现在担心的是王鹏!”
李纲捋着胡须问:“王鹏有什么担心的?他是领队,所有人的安危,系于他一身,责任重大,他不敢胡来。”
玉溪道:“话是这样说,可他抓了马匪,不杀不放,又去扫荡了马匪的老巢,等于断了马匪的后路。数千马匪,待在楼兰,难免出岔子。你可要在信里提醒一下竹节。另外,这些事情陛下知不知道?如果不知道,我们该给陛下说一声。”
李纲道:“信是百骑司送来的,陛下肯定知道,不用我们提醒。只要告诉竹节,看好书院学子,其他的事一概不管。王鹏就是把西域翻过来,也和书院无关。”
玉溪还是有些担心:“王鹏是书院先生,真闯出祸事,书院恐怕脱不了干系。”
李纲放下茶杯:“放心,王鹏即便是闯祸,也会拉两个人一起顶岗,陛下不会怎样。”
玉溪露出个心照不宣的笑脸,铺开纸,给砚台里倒上水,准备研墨,写回信。
是啊!
蜀王魏王跟着王鹏,哥仨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说起来,都是陛下家事,不需要他们操心。
说到家事,乾州侯府的家事,全都交给杏姑在管。
王承先父子,已经回到长安居住。
李蓉留在侯府,照顾两个孕妇。
崔红衣陪着老爷,住在长安王家别院,伺候老爷父子。
语嫣非要留在侯府。
李蓉和她约法三章,不许在家里疯跑,以免撞上莺莺和珍珠。
晚上要一个人睡觉,不能撒娇,去和两个姐姐睡。
莺莺和珍珠已经显怀,除了正常的活动,什么都不许做。
要不是王鹏临走前说过,孕妇前三个月比较危险,过了三个月,反而要进行适当的活动。要不然生孩子的时候,大人要受罪。
两个恐怕连一步路都不会走。
在医疗不发达的唐代,女人生孩子,和走鬼门关没有区别。
长安城最有名的稳婆,最多的一年,接生两百多个小孩,才死了十几个。
就被人说成送子观音。
听说长安的勋贵豪门,全都要她去接生。
那些个豪商巨贾,花费重金,人家还不愿意去。
要是在后世,这个稳婆,不被家属打死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