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户们出现了两种声音,一半人觉得,应该向二当家妥协,继续派人管理自家商铺,作坊。
最起码,挣的钱还是自己的。
另一半人觉得,车师都尉国已经无法保证这些富户的安全,应该想办法去别的国家。
凭借他们的财富,走到哪里,都会过的很好,何必要在车师县提心吊胆的过日子。
那个二当家,看着斯斯文文,手段却很毒辣。
城里的泥腿子,士兵,被他借着施粥,收了人心。
富户们以后的日子,举步维艰。
马匪终究是马匪,现在不动他们,是因为乌鲁的财富。
说不定哪天,就会对他们这些富户动手,
现在,趁着马匪邀买人心的时候,借机出城,估计不会引起马匪注意。
即便是被发现,马匪也不会把他们怎样。
有一家富户,在一个清晨,故意赶着两辆马车,拉了些不值钱的东西,想要出城。
守卫士兵例行查看一下,让他们交了出城税,任由其离开。
到了晚上,两辆马车再次回城,车是空的,连进门税都不用交,直接放行。
第二天,就有一列长长的车队,出现在城门口。
守卫还是和昨天一样,例行检查,收了城门税,放车队离开。
从那天开始,每天都有车队离开。
有的傍晚会回来,有的再没有回来。
如此十几天,城里的富户,少了一半。
选择留下的,王鹏把他们的产业,如数奉还。
甚至把最近赚取的利润都给了他们。
不过他给做工的涨了一倍工钱,不许再降。
富户们欣然接受。
他们越来越觉得,这个马匪二当家,与众不同。
车师县也和车师都尉国不一样。
城门口的士兵,不再故意刁难,行事全都有理有据,
原来脏乱不堪的城市,街道,变的干净整洁。
平常在街上光屁股乱窜的娃娃,再也看不见一个。
不知道哪一天,城里居然出现了一座书塾。
无论谁家的孩子,只要拿出一点束修,就可以送孩子去读书。
教的学问是正儿八经的高深学问,全部汉字教学。
每次从书塾路过,听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这些富户由衷的感叹,或许,西域的天要变了!
当初选择留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束修很少,一个普通百姓,紧紧裤腰带,拿的出来。
但是真愿意送孩子求学的,以富户居多。
普通百姓,只有二十几个孩子在书塾求学。
其他孩子,几乎都在帮家里挣钱。
王鹏打算把城墙加高,加宽,还打算用石头。
这就导致,城里石匠紧缺。
王鹏开出一天五文钱,小孩三文的高工钱,雇人凿石头。
许多小孩,都在工地凿石头,挣钱。
没人愿意花钱去书塾。
为这事,李恪和李泰专门问过王鹏。
束修那点东西,不如不要,让全城的孩子都来读书,学圣人文章,教化世人,不好吗?
王鹏笑着摇了摇头,束修只是做个样子,如果有人真的愿意让孩子求学,是不会在乎束修多少的。
反过来亦然,舍不得那一点点束修的人,何必要给他们养成占便宜的习惯。
舍得舍得,得字前面,还有一个舍字。
一点束修都舍不得的人,活该一辈子低人一等。
别人叫娜莎菩萨,我们真的成菩萨了?
唐僧西天取经,最后不也要拿紫金钵盂去换。
就像如来说的,经不可轻传。
西域人想学大唐的高深学问,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