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的饭食,不管从速度,还是质量,在长安都是翘楚。
就是宫里御厨,隔段时间,都会来这里学习一些新的菜式。
吃完饭不久,皇帝来了圣旨,为乾州侯次子赐名平安,希望这个孩子,平平安安,长命百岁。
这相当于李二给王鹏的一个保证书,这个孩子将来只要不参与造反,必然会平安喜乐一生。
王鹏也不含糊,直接交出廷卫指挥权,把廷卫大印,让承乾带回皇宫。
什么云麾将军,三法司司长,一并辞去,只保留在书院的职位。
顺便告诉承乾,他明日就带家人回乾州,进入书院,教算学和格物。
李二表明了自己态度,肯定不会追究孩子的责任。
王鹏也向李二表了忠心,放弃兵权,专心做个教书匠。
哥几个虽然惋惜,却没有办法。
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不能再奢求什么。
王鹏还没走,又来了一道圣旨。
因王鹏捉拿贼人有功,荫其长子王正阳为正六品上的昭武校尉,荫其次子王平安为正六品下的昭武副尉。
等二人年满十六,就可以进入禁军履职。
有的人,终其一生,都不见得能做到正六品官,王鹏的两个孩子,尚在襁褓,却已经官居六品,上哪说理去。
王鹏难得一次,恭恭敬敬的谢主隆恩。
平常来了圣旨,太监根本不敢让乾州侯点香案跪接,会挨揍。
这次乾州侯居然心甘情愿,陛下天威,可见一斑。
李蓉和王秉忠留在长安城。
语嫣泪眼汪汪的和王鹏告别。
没了王鹏纵容,母亲一定会逼着她学礼仪,这可比杀人还难受。
王鹏告诉语嫣,十天半个月,必须来乾州看侄子侄女,如若不然,他就会来长安,把语嫣抓去乾州。
丫头这才破涕为笑。
王承先要回一趟太原,老富病入膏肓,跟了他一辈子,总要送这最后一程。
到最后,跟王鹏回到乾州的,只有莺莺珍珠娜莎,和三个孩子。
王鹏并未第一时间回侯府,而是先去书院一趟。
见到老李三人,王鹏还想寻求一丝安慰:
“三位师父,长安的事情,你们怕是已经知道了,我现在成了空头侯爷,只好来书院找口饭吃。”
预期的安慰话没有等到,李纲大喜过望,哈哈大笑着说:
“好,非常好,自今日起,我卸去书院山长一职,交给王鹏,你们两个老家伙没有意见吧?”
玉溪竹节似乎比李纲还高兴。
玉溪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老李,山长你先当着,让王鹏接我的监院,锻炼一年半载,再做山长不迟。”
竹节不答应:“王鹏应该先从我这个堂录做起,稳步发展。”
三个老头争执不下,最后一致同意,让王鹏做副院长,差点把王鹏吓跑。
李二是院长,能当副院长的,唯有承乾,三个老头故意的吧?
王鹏打死不当副院长,最后给了个钱粮督办,才勉强同意。
等他走出李纲办公室,几个老头哈哈大笑,王鹏这才反应过来,上了三个老头的当。
不过他也很感动。
三个老头千方百计,把他留在书院,就是不想他在去趟朝堂这个浑水。
给他个钱粮督办,就是为了拴住他。
从书院建立到现在,王鹏这个创始人,在书院待的时间,加起来都没有半年。
以前领兵打仗,几个老头还不是太担心。
这才回来多久,差点惹上造反的官司。
也就是李二,换个人当皇帝,本着宁杀错,莫放过,王鹏也没好。
好好的教书育人,强过在朝堂争权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