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那样的话,暗犹族再强也不是群起而攻之的同盟军的对手。
而最有可能让这个同盟出现并且统领这个同盟的势力,便是明巴族。
曹操刺董发讨董檄文,赚的是名,可当年若是他想当十八路诸侯会盟的盟主,却是没有几个诸侯会服他。
因为那时候的他,实力还是太弱了,而其他诸侯实力又太强,弱者怎能统领强者?
强者又岂能服他?
于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兄弟,便站出来争夺这个盟主之位,最终花落袁绍。
袁家依靠的是无人能比的四世三公名望与数一数二的实力。
很显然,明巴族是具备这两点的,两超的地位,就是明巴族的名望与实力。
如果明巴族站出来振臂一呼,十八路诸侯会盟讨董那种局面,就会出现在暗犹族的身上,这是暗犹族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暗犹族必须提前布局,搅和这种局面的可能出现。
把明巴族带进沟里,便是暗犹族的发展战略。
暗犹族不怕最后的两强争霸,而是怕群起而攻之。
当明巴族也学暗犹族一样,整顿太阳域开始搞对外扩张,对暗犹族来说,明巴族便已经输了。
明巴族也开始变得野蛮起来了,也开始吞并其他势力了,这让其他势力怎么敢与虎谋皮,放心的去与明巴族达成联盟,一致对付暗犹族?
明巴族赢得了实力暴涨,但与此同时,明巴族也失去了可以号令群雄的名望!
最后明境的历史发展可想而知。
暗犹族和明巴族开始比对外扩张,早就暗戳戳提前在搞扩张,实力明巴族至少强十倍,遥遥领先明巴族的暗犹族,明巴族又怎么可能竞争的过对方?
在双方竞争对外扩张中,很快,暗犹族就占据了整个明境的半壁江山,而另外半边,明巴族也只是占了不到五分之二而已。
也就是,明巴族与暗犹族比对外扩张竞赛,暗犹族占据了明境十分之五的地盘时,明巴族才占不到十分之二,剩下的十分之三是其他超强势力,他们需要面对暗犹族和明巴族同时对他们展开的吞并计划。
明巴族又怎么可能是暗犹族的对手?暗犹族以泰山压顶之势横扫过来,剩下那十分之三,暗犹族至少占去了十分之二,而明巴族却占不到十分之一。
这就是实力上的差距。
剩下十分之三被瓜分完后,明境开始进入彻底的泾渭分明的两强争霸格局,且开局就是十分之七比十分之三,暗犹族处在明显的优势方。
结局很明显,尽管明巴族现在还在垂死挣扎,但它已经被暗犹族压制到一个快要被灭亡的边缘。
也就剩下最后那场关于明巴族生死存亡的决战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战争打得时间极其漫长,暗犹族也不是没有遇到问题,给明巴一口喘气之机。
什么问题?
便如秦始皇灭六国般,被灭掉的六国人仍有余孽想复国呗,时不时的来一场死灰复燃的局部战争,地盘大了,暗犹族也不好管,又加上有明巴族这个强敌在一边虎视眈眈的牵制着。
可以说,战争打到现在,暗犹族已经占据整个太阴秘境里二十分之十九的疆域,明巴族只剩下二十分之一的地盘。
负隅顽抗的明巴族,却仍把暗犹族拖得十分狼狈,乃至不得不借助引外来修士进入,吞噬外来修士来培养年轻弟子的地步。
当然,这也与暗犹族本身就很邪恶有关,而并非战争爆发后,他们才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