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坤教练忍不住冲场上高喊:“小鹏,小心!”
他心里清楚,丁小鹏的做法意味着提前开始决战,这对他和对手来说都是一种艰难的考验。
果然,耐力同样出色的高原选手死死咬住了丁小鹏,让他虽然实现了超越,却没有拉开距离。
丁小鹏不为所动,持续加速;他知道,这时候是真正比意志的时候,谁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胜利。
他脑海里闪现出从虎山山顶往下奔跑时的情景,眼前竟然看到了哥哥丁大鹏的身影,似乎是想追上哥哥的背影准备看个究竟,他的速度竟然越来越快,已经完全把对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当他跑到直道时,看到了赛场边上的赵坤教练和李健兴奋地冲他竖起了大拇指。
不用回头,也已经知道,他和那对高原选手拉开了距离。
但他依旧不敢怠慢,继续加速,加速。
当他冲过终点线时,随队采访的省电视台记者对着话筒高喊了一句丁小鹏似曾相识的话:“我们的丁小鹏用堵枪眼的姿势扑过了终点线,获得了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男子T45级一千五百米冠军!”
丁小鹏笑了;他知道,电视台记者的声音和比赛画面已经同步传到了临城,传到了柳林,传到了唐家洼。
他终于如愿以偿,不但拿到了全运会冠军,而且打破了全国纪录!
他的成功,不但实现了狙击高原选手的省队集体目标,而且提振了其他参赛队员的士气。
在接下来的男子三千米比赛中,李健利用变速跑战术,终于打破了对手的包夹战术,获得了冠军。
而最让教练组满意的是丁小鹏的五千米比赛,他不但又拿到了一枚宝贵的金牌,而且再次打破了全国纪录。
李健兴奋地告诉他:“小鹏,太棒了,你今年肯定能够入选国家队,并且进军明年的雅典奥运会。”
丁小鹏压抑着自己的兴奋心情,他知道,接不到最后的入选通知,这一切就都是猜测。
他太渴望参加奥运比赛了;但他更担心最后会功亏一篑,毕竟,入选国家队的选手需要教练组和专家们的综合评估,一次胜利,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行。
在随后进行的马拉松比赛中,他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级别碾压;在众多T46级选手面前,他的综合实力明显落了下风。
这些一条手臂完好,伤残的另一条胳膊仅仅缺了一个手掌的选手,身体状态基本和健全人差不多,双臂摆动有力,速度和节奏更快,更有力量。
丁小鹏使出了浑身解数,也只拿到了一个第十三名。
坐在从南京返回省城的列车上,他悄悄算了一笔账,两个冠军和一个马拉松第十三名,他可以拿到十四万奖金。
已经高中毕业,并且考上了大学的他,第一次考虑这笔钱应该怎么花。
父亲已经告诉他:“小鹏,再挣了钱不要交给我了,这个家到了你说了算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