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芸樱带着众人走出到外面,众人纷纷上马。而叶家军这边也只有叶嘉几位主将和三百多的轻骑兵是骑马的了。
这一次轻骑兵损失也是不小,损失了一百五十来人。这些人的牺牲,就连叶嘉都感觉很是心疼。毕竟要培养他们,是很不容易的。
而赵芸樱那边却是清一色的骑兵,足足也有一千骑的样子吧。这就是赵芸樱的亲卫团了。应该不只是这一千骑。不过这次前来支援偏关,赵芸樱只是带了这一千骑来而已。
还有跟着赵芸樱来的那四万大华军,也都不会在跟着离开。而是要继续守卫着偏关。所以这一次赵芸樱和叶嘉的人马加在一起,也就是三千多人而已。
本来赵芸樱以为这次行军会毕竟慢,毕竟叶家军大部分都是步兵嘛。可是真的开始行军的时候。叶家军却基本都是跑步前进的。
行军速度确实非常之快。虽然不能和骑兵相比。但和一般的步兵相比,那速度快的可不止一筹啊。原本来时,用了一天的路程,也在这样快速的赶路中,半天的时间,就到了。
这速度都已经超出了一半的时间。
要知道,他们来的时候,可是去救助边关的,当真是十万火急的事情。所以不敢有半点松懈。都是全力赶路,这才能在一天的时间里难道偏关。可是这些军队是怎么回事,居然比那时候自己的军队,提高了那么多,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啊。
这样一支军队,它的耐力竟然如此恐怖。这不仅仅是让赵芸樱惊讶。更加是震惊了赵芸樱的所有手下。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支军队。
一路无话,很快就到了这闻名已久的雁门关。雁门关一直以来都是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一道天堑。
以前也是阻挡匈奴的头号关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
汉武帝时期,面对匈奴不断猖雁门关雁门关(12张)狂的南犯,着手反击。元光五年(前130),汉武帝下诏发卒整修雁门关。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猿臂将军”李广在做代郡、雁门、云中太守时,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飞将军”。
然后就是大华初期。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大华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
雁门关现在也是大华常驻军之地。一般大华都常年在雁门关驻军十万以上。用来防备突厥的扣边。
而主帅,以前的主帅就是柳国公,也就是也就的师傅。柳荨儿的爷爷了。而现在的主将自然就是赵芸樱了。
雁门关的围城随山势而建,周长5公里多。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向北则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合围处建有城门。围城以外还筑有3道大石墙和25道小石墙,起到屏障的作用。
关城东南有练兵的校场。西门外有关帝庙。东门外有靖边祠,祭祀战国名将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