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之崇祯与紫禁城中叹息的同时,保定府高阳县的县衙之中,知县雷觉民仰望漫天的星斗同样长叹一声,大明边军什么德行、京师三大营又是什么德行,没有人比他这个曾经的从七品兵部制书令史更明白,
明朝兵部设有,尚书一人,正二品;侍郎二人,正三品。置司马、职方、驾部、库部四清吏司,后改为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清吏司,同时派员会同管、大通关诸事宜。凡将出征,告庙,授斧钺;军不从令,大将专决,还日,具上其罪。凡发兵,降敕书于尚书,尚书下文符。放十人,发十马,军器出十,皆不待敕。卫士番直,发一人以上,必覆奏。诸蕃首领至,则备威仪郊导。凡俘馘,酬以绢,入钞之俘,归于司农。
兵部主事四人、职方主事二人、驾部主事二人、库部主事二人,正六品。后改兵部曰司戎,职方曰司城,驾部曰司舆,库部曰司库。兵部尚书又曰夏官,驾部曰司驾。兵部有令史三十人,书令史六十人,制书令史十三人,甲库令史十二人,亭长八人,掌固十二人;职方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掌固四人;驾部令史十人,书令史二十四人,掌固四人;库部令史七人,书令史十五人,掌固四人……
想当初他雷觉民也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不甘在兵部老此一生所以走通了高起潜的门路,外放高阳为一县父母;如今兵部行文,调天下兵马赴京勤王,雷觉民之心中大呼,“这大明舆图中的兵马,又有几支堪用!”
京师的虹吸效应即使三百年后,都是无药可医的顽症;如今高阳几乎就是一座空城,自己还不至于为了朱家朝廷的五斗米,将一腔血泼洒在异地他乡。
“走,现在就走!”雷觉民打定主意,他倒不是觉得清兵入寇之后,大明的京师就会失陷。
如今的问题是,大明朝将一切稍有战斗力的军队都调去拱卫京师,“那么蓟州、保定、巨鹿哪?更不要说高阳这样的小地方了,可是高阳别看小,却是一处兵家必争的要地……”
崇祯十一年二月十九日,就之高阳知县雷觉民挂印而去的同一天,孙承宗的老部下,副将茅元仪来到高阳求见孙承宗;二月二十日,白莲圣教掌教王知明,通过蔡磊就是那个法名三龙的武僧,来到高阳求见红氏……
他们带来了同样的消息,大明新任兵部尚书卢象升已于数日前抵京,他组织宣、大及京师三大营多部联合防守京师,鞑子稍遇小挫便以一部绊住卢象升,使其不能离开京师半步,而大部则是分兵两路直击中原。
由于王、刘二人,一直之随孙府话事人孙之沆,暂时署理雷觉民挂印而去后给高阳留下的烂摊子,东跨院中只留下虎子值守,二人也曾有过一面之缘,蔡磊因不便久留,就将一个更为不好的消息告诉了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