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李盛咬着牙.沉声道:“永生难忘.”
一个爽朗的笑声响起.众人慌忙冲上前.只听狂风说道:“武者道的练气法门贫道也是略知一二.记住那八个字.行于气海.发于颤中.”
“行于气海.发于颤中.”李盛嘴里念叨着.掌中有一团若有若无的气劲隐现.他大掌一挥.隔空朝远处的桑树上打去.
嘭的一声.足有一人环抱之粗的大树.被这一掌震得颤抖不已.树叶纷纷落下.待到众人定睛一看.只见上面印了一个巴掌大的凹印.
“善也.善也.”狂风笑着点了点头.说罢转身行去.“林兄弟不日将学成而归.自会寻你们去.”
……
转眼三个月过去.林大雄已经彻底沉淀了下來.打坐时如同入定老僧般安稳.期间狂风每日会拎着篮子前來查看.走时拎着前一日的空篮子走.篮中总是放着两颗培元丹.一颗不多.一颗不少.
这三个月下來.打坐时大雄会顺势修炼《三清化阳》中的吐纳心法.此时已经练得炉火纯青.呼吸间缓而不断.衔接有序.深谙其中精髓.
《三清化阳》是一个庞大的道学体系.存于林大雄的脑海中.却不似记忆.说穿了就是一本印入心田的书籍.放在那儿不看.永远得不到真谛.
闲暇之余.林大雄会恶补一下道家的基础知识.首先是关于“悟者脉”和“武者脉”.这两种道脉先前是从未听说过的.他循着脑海翻找了个來回.果然沒有什么是《三清化阳》中尚未记载的.
这好比是文官与武将的区别.一个善肉搏.通武学.却不懂驱符、卜卦;一个善驱符.通卦象.却不善近战.正应了那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个人的脑容量是有限的.两者兼修反倒碌碌无为.平庸一生.
悟者脉.修到极致.取人首级于千里之外;武者脉.修到极致.动辄毁天灭地.地动山摇.两者难说孰强孰弱.归根结底寻的都是仙道.
纵是狂风道人已经隐约为自己指明了去向.可是林大雄仍觉得悟者这一道脉过于渺茫.这好比雾里看花.水中捞月的事情.根本不像武者脉那样一步一个脚印.循循渐进.还能修出一副坚韧不催的身体.
每当这个问題困扰着林大雄的时候.他都会从怀中摸來一把匕首.这把匕首的名字叫‘残阳’.他來回抚摸着刀身.不觉陷入了沉思……
不知阿昆本人.修的是悟者脉.还是武者脉呢.
日子又是一天天过.每次狂风道人前來时.总是短暂的停留后便转身离去.似乎刻意躲避着大雄.终于在有一天的黄昏.狂风将拎來的篮子搁置在角落.淡淡的问道:“你可悟到什么.”
“我实在是太笨.什么也悟不出.我还是选那武者脉吧……”林大雄唉声叹气道.
“非也.”狂风道人摇头说道:“打坐.修的是心.我看你已经收获颇丰了.”
林大雄从岩石上跳下來.走到篮子旁弯腰取下培元丹.往嘴里一丢.叹声道:“修心.修心.你能不能换些新鲜的.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教我法门.我在这山洞里呆了多久都不知道.都快发霉了.”
“道家等级依次为通灵、筑道、会道、融神、炼婴、出窍、通神、得念.”狂风來回踱着步子.缓缓道:“你初來七星洞时.已是会道初期的修为.可是你现在的心境明显提升.相应的灵气纯度也有所精纯.此时已是会道后期的阶段.想要突破.还需要一个契机.”
林大雄听后仔细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儿.似乎自从得知有阴间的存在.又历经了一遍生死后.对生与死之间的悬殊看淡了许多.然而前些日子的那场噩梦.如当头一棒敲醒了自己.随后丹田处的灵气就有所变度.
不过这一切与打坐修心并无关联.听到对方将其归功于打坐.林大雄随即作出了反驳:“这一切源于三个月前的一场噩梦.随后三个月里我打坐修行毫无所获.”
“非也非也……”狂风道人再度摇头.苦笑道:“看來林兄弟并不知这日月七星洞中的玄妙.此乃祖师当年参悟大道.飞升仙界的聚灵之地.”
“别看这洞穴表面普通.实则上到岩石.洞顶.下到湿度、风向.都暗合了道家正统的思维模式.在这个地方打坐修行.不知不觉中会历经七七四十九劫.得以悟之真本.实乃自然形成的修道圣地啊.”狂风指着洞口蔓延而进的树枝说道:“这上面的果实.单是颜色.就让人望而惧之.殊不知这野果香甜可口.入口即化.这便是四十九劫之一的畏劫.”
“你看看这些凸起的岩石.”狂风道人挥手一扫.言道:“它们的摆放顺序.会让人产生烦躁心理.这也是四十九劫之一的躁劫.”
“再看看你睡觉的石块.它是不是像极了一条盘踞的巨蟒.”狂风笑道:“典型的心理暗示.人睡在上面.做噩梦是难免的.这又是另一劫.除此之外.洞顶的构造会让你思乡.乌鸦啼叫让你沮丧.瀑布急流时让你紧张.缓流时让你悲伤.等等.这些都是常人表面体会不到的.只有冥思打坐时.才会被无限放大……”♂手机用户登陆 m.zhuaji.org 更好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