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后。
在岳父岳母家待了五天,贺建军便带着行李,独自一人踏上了回家之路。
至于尹妍,她怀着孕,肚子也大了,根本就没法长途跋涉,所以今年,他让她待在魔都不跟他一起回乡下了。
回去的路上,一切都还十分顺利。
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他回到了乡下家中。
相比去年,今年的年味似乎更浓了。
村里也更热闹了。
而且自从他回到家里后,来他家看电视的人就没停过。
没错!
电视买回来了,是三哥贺大勇买回来的。
黑白的!没买彩色电视机。
而且是国产的!
花了四百多块钱。
这自然是一笔巨款!
但确实值得,虽然就能收到几个台,可一到天黑,家里来的人就络绎不绝,直到晚上九点,这电视才关上。
虽然全程家里人一个也没看上电视,但按照自己父亲的话来说,人多热闹。
至于所耗费的电费,他虽然嘴上不说,可心底却很心痛。
当然,这些都只是贺建军自己所看到的。
至于父亲是不是这般想的,那就不知道了。
不过比起往年来,家里人确实变得不一样了。
尤其是自己的父亲贺冬升,见人就和对方唠嗑,时不时还把自己口袋里的香烟掏出来递给人家一根。
嘴上也时不时把贺建军与三哥贺大勇挂在嘴边。
而在村子里,变化最大的,自然得当属李老四家。
据说,十月份的时候,他就开了砖瓦厂,厂子挂在了村里,属于村办企业,其实是李老四占大头,村里与村民们以土地及劳动力入股。
每个月,只要村民到厂子里按时按刻上班,就发七块钱的工资。
这工资看上去不多,但对于村民来说,已经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而砖瓦厂因为比附近的砖瓦厂便宜三厘钱,生意自然好的不行。
当然,这还不是村子里最新鲜的事情。
最让大家津津乐道的还是,村子里的一些年轻人去省城闯荡回来,闹出的鸡飞狗跳事件。
原来,今年下半年,也不知道是谁带头,村子里一些年轻人陆续去了省城。
回来的时候,不少人都换了一身新潮的打扮,其实就是“牛仔衣”与“牛仔裤”“喇叭裤”“墨镜”之类。
甚至其中一个年轻人还买了一台二手摩托车。
摩托车呀!
这下村子里能不炸开锅吗!
那些没有去过省城的年轻人自然争先恐后的跑到那些回来的年轻人家中“取经”。
为此,村子里可没少闹出大动静来!
一方面,老一辈人自然不信,甚至对其打扮嗤之以鼻,另一方面,则是年轻人的追捧与对省城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且这两者之间的矛盾,随着李老四也买了一台摩托之后越演越烈。
以至于,不少年轻人都开始想方设法如何琢磨赚钱了。
如此一来,三哥贺大勇自然就成为了这些年轻人的首选。
这不,接下来的数天内,家里时不时会围上一群年轻人,弄得三哥贺大勇一个头两个大了。
堂屋内,贺大勇好不容易打发人回去后,就找到了贺建军。
“老四,跟你商量个事!咱们在村子里招几个可靠的年轻人去羊城或是京都怎么样?”
“尤其是京都,那里正好缺人?”
“怎么?这就扛不住啦?”贺建军面带笑意,看着贺大勇。
“哪扛得住呀!”贺大勇顿时满脸苦笑。
“三姑妈家的侄子,刘婶家外孙,张叔家小子,一天一二十个,天天在我耳边嗡嗡嗡的唠叨恳求,我头都快要炸了!”
“可以是可以,但你想过没有,这么多人,都沾亲带故的,你若是帮了一个,两个,其他人怎么办?”
“还有,你以为想去羊城或是京都就这么容易吗?各种手续,如暂住证,进京证,这些你一个两个还好,十几个你办的下来吗!”
贺建军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一下子把贺大勇给惊醒了。
“哎……你说得对!是我想得过于简单了!行吧!我再考虑考虑!”
“呵呵……其实我倒是可以给你支一个招,直接在银城地区开个厂,做一些特产加工,规模不能太大,最好是和当地政府合作,拿个十万八万就够了,然后以港资名义投资,最后你再安排一些村里人进厂,这就没问题了!”
“额……你这一说,倒还真是个办法,首先是离家近,能够剩下很多麻烦事,其次这也是为家乡谋福利,何况,钱也不是很多!”贺大勇想了想,连忙点头说道。
“你同意就行,明年跟当地政府谈好后,你趁机再回来把这老屋翻建一下!最好三五月就开工!”
“翻建老屋?成!这事确实得提上日程了!”贺大勇对此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两人继续聊着。
当贺大勇说起王建国想在香江开电影公司时,贺建军不禁愣住了。
“他说他想让我在香江开一家电影制作公司?”
“是呀!这次回来的前一天,他到我这来谈事情,说了这么一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