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对诸派法箓作出了统一的排列。唐代时,自最基层的正一箓起,以上清箓为最高,凡一百二十阶,形成严密规范的系统。宋以后,仍有新的符箓出现,比如神霄、清微、净明等都是新出现的比较重要的符箓道派,各有自己的符箓授受方法。到明初,各符箓派多归于正一派,授箓便成为正一派传承的主要方式。
自东汉至宋,先后出现过许多种符箓。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龙虎山正一宗坛、茅山上清宗坛、以及阁皂山灵宝宗坛三家,合称三山符箓。南宋末和元代,朝廷都曾命令正一真人提举三山符箓,所以诸派符箓皆属张天师掌管。明代,原来的诸符箓道派先后并入正一,正一派实际上成为全部符箓道派的总称。它沿袭原来的授箓方式,但对具体的法箓阶次等进行了改变。到近代,龙虎山天师号称有三十六种箓,七十二种符。但因遭受近代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其符箓已经不全。
从北魏开始,历代帝王或有信仰道教的,也曾有人受箓,而以唐代为最盛。达官贵人、士大夫受箓的很多,这些都促进了授箓制度的完善,也提高了道箓的社会地位。
授箓者,必须先是接受过传度的道人。通过传度仪式成为正式的玄门弟子,而通过授箓仪式将成为可在法坛上与“神灵”沟通的玄门弟子。
传度,谓教门师尊向弟子传授度世之道法。道教重视师承关系,接受师承时,必须立誓守戒,不二法门,亦礼拜三师(传度师、保举师,监度师),然后才得传度世之法。《道藏》有《太上传度仪》一卷。
授箓仪式上,必须有三位大师出席,即:箓坛监度师、传度师、保举师,由举行授箓仪式的道教宫观礼聘。三位大师除了负责对箓生的基本情况、经典熟悉程度、道教修养等进行考察外,还需要在颁发的《职牒》上签名,授箓方才生效。他们的具体分工为:传度师:举行授箓科仪的主持者。监度师:一般由正一派世袭的张天师担任,监督整个授箓活动按道教仪轨进行。保举师:负责保送正一道士参加授箓。
按照《天坛玉格》的规定,授箓有5个等级:初次授箓:授予《太上三五都功经箓》,简称“都功箓”,要求:通晓《早晚功课经》,诵读《老子道德经》、《度人经》,属六、七品职衔;
第二次加箓:升授《太上正一盟威经箓》,简称“盟威箓”,要求:通晓正一诸经,属四、五品职衔;
第三次加箓:加授《上清三洞五雷经箓》,简称“五雷箓”,要求:通晓《上清经》,属三品职衔;
第四次加箓:加升《上清三洞经箓》,简称“三洞五雷箓”,要求:通晓《三洞经》,属正二品职衔;
第五次加箓:晋升《上清大洞经箓》,简称“上清箓”,要求通览藏经,属正一品职衔,通常只授给天师真人,不外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