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出自《道德经》,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指称道的终极性的概念,代表着上古华人对事物产生之前状态的抽象理解。
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人们就已经知道,数学的运算过程本质上就是收敛与发散的过程。古人称收敛与发散这对矛盾为“阴阳”。收敛与发散是宇宙间最本质的矛盾,其他一切的矛盾都是在收敛与发散的基础上通过组合与迭代形成的,比如善恶、有无、动静等等。收敛可以自然而然彰显出发散就是“无极”,所以有了老子给出的“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的定义。《道德经》本身就是以“无极”为核心思想建立辩证法的书,不知“无极”,那么对“有无”“无为”“道德”的解释就都是无根之谈。
现代科学认为:宇宙还未诞生,虚无缥缈,宇宙还处于一种没有前后,没有左右,没有上下,没有中心,没有边界的混沌状态。这与上古华人对宇宙大爆炸之前的状态的抽象理解不谋而合。古圣先贤把这种抽象理解的混沌状态称之为“无极”。
北宋周敦颐根据道士陈抟《无极图》,在其《太极图说》中把道家“无极”概念引入易学中加以改造,井作了新的解说。全祖望《周程学统论》:“无极之真,原于道家者流”。《太极图说》以“无极”为先天地而存在的实体,提出“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的命题,有“有生于无”之意。以“无极”作为万物之本源。“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周氏用无极观念,是取其虚静的性质,以静止为无极的本性,太极的运动,来于无极的静止。归于无极的静止,太极的运动是暂时的,相对的,而无极才是永恒的。他构筑了一个宇宙发生演变过程:无极太极阴阳二气五行之气万物和人类。宋易学家一般都认为,太极是世界的本源,并非太极之上或之外另有无极。南宋朱熹认为,无极是太极的界说语,陆九渊则认为“若实见太极,上面必不更加‘无极’字”太极并不需要用无极来界说。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无极,无有一极也,无有不及也……无有不及,乃谓太极。”
发散和收敛是“阳”与“阴”的本质,也是宇宙间最基本的矛盾,有与无、善与恶、动与静、外与内、正与反、前与后、荣与辱、明与暗、直与曲、实与虚、突破与积累、张扬与谦虚、散发与收藏等矛盾都是在发散与收敛的基础上建立的。科学也是如此,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数学的运算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发散和收敛的过程。在“阴阳”的基础上可以给出“无极”的定义:阳代表的发散和阴代表的收敛是宇宙间最基本的矛盾,阴的收敛自然而然的便会彰显出阳的发散,从而使二者即对立又统一,处于一种由至阴而彰显至阳的“无极”状态。“无极”的状态是收敛而来的,收敛会导致消失,所以代表“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在一个系统内,守恒是一个重要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