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注引《列仙传》:“王子乔者,太子晋也。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史记·秦始皇本纪》:“於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新唐书·方技传·姜抚》:“自言通仙人不死术,隐居不出。”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唐道士侯道华喜读书,每语人曰:‘天上无凡俗仙人。’此妙语也。”《云笈七签》卷十七:“长生不死,延数万岁,名编仙籙,故曰仙人。”
仙界是古代华夏神话中仙人生活的地方,如唐朝的刘沧所写的《宿题天坛观》——“华表鹤声天外迥,蓬莱仙界海门通。”;或解释为风景绝美的地方,如“蓬莱仙界”、“人间仙界”。
道教称神仙所居的胜境。道教追求在仙境中过仙人般永恒逍遥的生活。认为人的形体通过一些形式的锻炼与悟道可以长生不死,成仙以后也可以一样生活在普通人的世界里,作“活神仙”,也可以到仙境中去生活。但是达到成仙的境界是非常不容易。据《桓真人升仙记》称:“有长年之光景﹐日月不夜之山川。宝盖层台﹐四时明媚。金壶盛不死之酒﹐琉璃藏延寿之丹﹐桃树花芳﹐千年一谢﹐云英珍结﹐万载圆成。”道教认为无限美妙的神仙世界﹐或在天上﹐或在海中。或在花草瓦砾玉壶间﹐或在幽远之名山洞府中。
仙境之说源于华夏远古神话﹐《列子》中记述有不少“至人”、“真人”、“神人”、“化人”及理想之国的神话传说,如华胥古国、终北古国、古莽之国、龙伯之国之记载,皆为后世福地洞天之祖本。为后世道教建立其神仙信仰提供了古籍依据。
《列子·黄帝篇》中说:黄帝昼寝,梦游华胥氏之国。此国“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师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硋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又说:在海河洲中有列姑射山,“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形如处女。不偎不爱,仙圣为之臣;不畏不怒,原悫为之使;不施不惠,而物自足;不聚不敛,且己无愆。阴阳常调,日月常明,四时常若,风雨常均,字育常时,年谷常丰;而土无札伤,人无夭恶,物无疵厉,鬼无灵响焉。”
《列子·周穆王篇》说: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化人“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硋。千变万化,不可穷极。既已变物之形,又且易人之虑”,周穆敬之若神,事之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