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显着的盆地是400千米宽、有着多重环的托尔斯泰盆地,它的喷发物覆盖造成的平原,从山脊和地板延伸达500千米。直径625千米的贝多芬盆地有着相似规模的喷发覆盖物。和月球一样,水星的表面也有遭受太空风化过程的影响,包括太阳风和微陨石撞击的影响。
尽管水星很小和以59天的长周期自转,水星仍有值得注意的全球性磁场。根据水手10号的测量,他的强度仅有地球的1.1%。在水星赤道的磁场强度大约是300nT。像地球一样,水星的磁场是双极的。不同于地球的是,水星的磁极和水星的自转轴几乎是一致的。来自水手10号和信使号两艘太空船的测量,都指出水星磁场的强度和形状都是稳定的。这个磁场可能是经由发电机效应形成的,有些类似于地球的磁场。这种发电机效应起因于行星富含铁的液体核心的循环,特别是行星轨道的高离心率带来强烈的潮汐作用,使核心保持液态更是发电机效应所必须的。
水星磁场的强度足以偏转围绕着该行星的太阳风,创造出磁层。水星的磁层虽然很小,但已足以将地球包含在内,也强到可以将太阳风的等离子拘束在内,对行星表面的太空风化产生贡献。水手10号太空船的观测在水星夜半侧的磁层内部侦测到低能量的等离子,在磁尾也侦测到高能量的微粒爆炸,这些都显示了水星磁层的动力学性质。
在2008年10月6日的第二次飞掠水星,信使号发现水星的磁场有甚高频的“渗漏”。太空船遭遇到磁性的“龙卷风”,缠绕扭曲的磁场与行星磁场联结并深入行星际空间,宽度达到800千米,或是行星半径的1/3。这个龙卷风形成时夹带着太阳风的磁场联结到水星的磁场。随着太阳风刮过水星的磁场,这些联结的磁场会被携走和扭曲成类似漩涡状的结构。这些扭曲的磁通量管,技术上称为通量传输事件,形成行星磁盾中开放的窗口,太阳风可以长驱直入并直接撞击到水星的表面。
这种联结行星际和行星磁场的过程称为磁重联,在宇宙中是很普遍的。它也发生在地球的磁场,通常也会产生磁场的龙卷风。信使号的观测显示重联结的速率在水星高出了10倍。但依水星和太阳的距离,信使号观测到的重联结仅有1/3。
水星是表面昼夜温差最大的行星,水星表面的赤道和两极之间有着陡峭的温度差,温度范围从100K至700K。日下点的温度在近日点时高达700K,而在远日点时只有550K;在行星夜晚的那一侧,平均温度是110K。阳光的强度范围是太阳常数(1,370 W·m?2)的4.59和10.61倍;同时水星大气层极为稀薄无法有效保存热量,白天时赤道地区温度可达432°C,夜间可降至-172°C。在从未被阳光直接照射过的南北极环形山深坑底部,温度常年维持在102K以下,远低于水星的平均温度。虽然水星表面的温度在白天是非常的高,但信使号探测器的雷达观测结果强烈支持水星北极区域存在大量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