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太太寿宴前几日,二夫人陶氏的娘家嫂子,陶辛氏却是到了。
据说带了几十个仆从,和整整十五辆车,倒是好大的排场。
听闻嫂嫂要来,二夫人倒是提早便把事情处置妥当,特意派人去传消息和迎接。
直到把陶辛氏和侄子侄女迎进了屋里,才放下心来。
这次陶辛氏前来,特意带了自己的二儿子陶源和大女儿陶从君。
一是来亲戚这里串串门,二是想着锻炼一番,开开眼界。
陶家是商贾人家,故而倒是没有参加科举的资格。
故而二夫人的哥哥,如今陶家的家主陶鸿哲一早便把大儿子陶沂过继了出去,宴请名师让其参加科考。
行二的陶源则是按未来家业的继承人培养,不得不说陶鸿哲倒是颇有远见,既能保证家族兴衰,也能谋划更高的社会地位。
二夫人与嫂嫂叙话了好一会儿,才一解自己出嫁多年的相思之情。
对着侄儿和侄女好一番疼爱后,方说起正事。
“嫂嫂,今日你新来,合该去拜见一番老太太。”
“我这个婆婆处事虽然公道,但向来以诗书为贵,倒是有些看不起我们这些商贾出身的。”
陶辛氏坐着喝了半盏茶,倒是不急不慢道:
“虽说圣上不重商事,但咱们这样的人家,也是知礼节,家中有千钟粟的。”
“如何便看不起我们商贾人家了?”
二夫人陶氏倒是不知说什么是好,只能劝道:
“公公已经死了多年了,老太太虽然如今不过未亡人,但到底记挂着阁老夫人的架子。”
陶辛氏心里明白几分,知道小姑子在婆家倒也艰难,便不再说此事。
刻意先将身上的黑锦绣散点小花单罗纱、梅红双龙戏珠漳缎烟罗锦水裙和金丝线绣羊皮鞋换成了不那么出众的衣裳,方才带着一双儿女和小姑一起去拜见秦老太太。
因着早得了陶舅母要来的消息,老太太倒是刻意在慈寿堂内等着。
丁静竹如今算半个二等丫鬟,倒也得了进屋伺候充场面的资格。
二夫人陶氏一行人才进院子,便有丫鬟打帘子喊道:
“二太太和陶夫人来了。”
随着一行人进得屋里来,丁静竹倒是偷偷打量了一二。
陶辛氏年近四十,虽然保养得宜,到底是半老徐娘了。
至于陶辛氏的一双儿女中,二子陶源已经十七岁了,看着也是个大人模样了。
陶从君年纪也比秦时晙大了半岁,如今已经虚岁十五,快要办及笄之礼了。
瞧着陶氏的娘家人都是精神十足的模样,丝毫不掩盖锐气,强干外显的精气神和二夫人陶氏倒是如出一辙。
陶辛氏倒是带着一双儿女给老太太请安,奉承话和吉祥话儿仿佛不要钱似的,哄得秦老太太开怀大笑。
秦老太太虽然高兴,但是难免有些看不上商贾出身的亲家。
秦老太太特意让陶从君在自己身旁坐下,细细问了名字,年纪和如今做些什么玩,然后叹了口气道:
“可惜晙哥儿年纪小了些,不然配做君姐儿,倒是亲上加亲了。”
听了嫌弃自家女儿年纪大这话,陶辛氏眼里倒是闪过一丝不快,开口道:
“老太太哪里的话,君姐儿早就定了人家了,是兵部房侍郎的嫡子,我这些日子倒是在愁她的嫁妆呢。”
瞧着自家嫂嫂毫不避讳的顶撞婆母,二夫人倒是连忙凑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