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都市小说 > 史上最伟大的钓鱼高手 > 第7章 爆桶

第7章 爆桶(1 / 2)

 推荐阅读: 邪魔圣人 重生之经济天下 剑颂 知毅行 重生后大佬奉我为心尖宠 我只想安静的在柯南世界当声优 [综]以貌取人 异常魔兽见闻录(魔兽之狂乱贵公子) 夫人虐渣要趁早 青猿传
最新网址:hbcjlp.com

快到村子的时候杨禹和鸡毛分道扬镳,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然后约定好下午在杨禹家碰面,一起帮助杨禹制作新鱼竿。

杨禹左手拿着鱼竿和砍柴刀,右手抓着一根藤曼,藤曼链接着背上的野竹笋,裤子兜里揣着满满的两大口袋茶片和茶桃,可谓是收获颇丰。

但是杨禹没有像之前钓到大鲤鱼那般炫耀,自从早上看到河边都是钓鱼的人之后,杨禹深深感觉到,做人一定要低调,虽然装13很爽,但是凭空冒出来这么多的竞争对手也是头痛不已。

所以这次杨禹明明收获颇丰,但是小心翼翼的回家,尽量不惊动村子里的人。

杨禹到家差不多是十点半左右,杨禹还没到家门口就看到奶奶在院子里织草席,但是爷爷不在。

走进院子,杨禹喊了一声奶奶,我回来了,然后把背上的野竹笋扔在地上,发出啪的一声。

奶奶听到杨禹的声音,看到地上一捆野竹笋,然后杨禹手上还拿着一根近五米长的竹子,当下也知道孙子是干啥去了。

你在哪里采的野竹笋,这应该是刚刚长出来吧?中午的菜又有着落了,奶奶问道。

奶奶,我在野竹林采的,老多了,我都采不过来,又没有东西装,所以只弄了这么一点,中午我想吃腊肉烧野竹笋,杨禹先是遗憾后是期待的说到。

奶奶回复到:没有问题,你先把野竹笋剥一下,然后我把这张草席打完,在烧饭。

好的,我先把鱼竿拿进去通风晾干,然后再剥野竹笋,杨禹答到。

说罢杨禹拿着竹竿走进房子,然后拿着楼梯把竹竿放到阁楼上面,只要放上一个星期,就可以使用了,不仅轻,而且韧性还好。

杨禹下了楼梯之后就到厨房,走到大茶壶边上,直接用嘴对着茶壶嘴,然后上手扶着茶壶往下倾斜,紧接着就听到杨禹的喉咙里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实在太渴了。

喝完水之后拿了一个脸盆,把茶片和茶桃从兜里掏出来扔进去,又从水缸舀了一勺水,反复清洗了三遍,拿了一个盘子装了满满的一盘子端了出去。

奶奶,吃茶片,杨禹把盘子放在奶奶边上的一个凳子上,然后对着奶奶说到。

你先吃吧,我把这个弄完要烧饭给你吃了,你饿了没?奶奶问道。

有一点饿,早上吃的稀饭,早就消化完了,杨禹一边吃茶片一边回复到。

茶片吃了一半,另外一半放到桌子上,杨禹就开始出来剥野竹笋,只见杨禹手上拿着一根野竹笋,双手对半一撕,就露出鲜嫩的青白色竹笋,一股清香袭来。

不多一会儿,杨禹就把野竹笋剥好了,然后拿进去洗好,最后放在案板上切成一段一段的圆柱形,大约2厘米左右。

杨禹从小跟爷爷奶奶,烧菜也是非常不错的,切菜那更是简单啦。

杨禹奶奶织完草席,爷爷也从田里回来了,奶奶开始炒菜,中午一共三个菜。

腊肉炒野竹笋,清炒莴笋,炒土豆片

特别是野竹笋,那是一道当季的野菜,而且是历史悠久,也是古代文人墨客经常食用的一种食材。

宋代文学家、诗人苏东坡曾在诗中对野山笋有“待得余甘回齿颊,已输岩蜜十发甜”的记载。

宋代另一大诗人陆游还亲自烹制笋,有诗曰:“薏实炊明珠,苦笋馔白玉……山深少盐酪,淡薄至味足。

为什么古代文人要吃竹笋,因为竹是四君子之一,排在第三,古代也有很多爱竹之人。

更有许多文豪以竹喻人,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

从古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很多竹子的原产地在中国,也称之为中国的文物标志。

古人认为多吃竹笋,可以让人清心寡欲,距离圣人更进一步。

当然了,如果说到竹子,不得不提到一位清朝的文豪。

他是清代书画家郑燮,虽然他是一位画家,但是相对比他的画,他有一首诗更加有名。

可能知道郑燮的人不多,但是说起他的字号,可能很多人就知道了,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也叫郑板桥。

他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我相信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是小学必学的一首诗。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用拟人手法形容竹子的扎根于散乱、破碎的岩石之中,不怕土薄石坚,基础不牢,却像锋牙利齿一般,一旦咬定就不放松。

这就进一步描绘了竹子无视环境压力的豪放气概。这既是竹子的天赋禀性,也是诗人所憧憬和所追求的。

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诗人在赞美竹子的坚定顽强中,隐寓出自身的刚劲风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