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汉人用松烟制墨,规模不大,石墨依旧有人使用。曹操在邺城建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并在冰井台藏储大量石墨。
陆士龙曾得曹操藏墨数十万斤,送了二螺墨给他的兄长陆机。螺是墨的一种计量名称。南朝有墨为螺状。墨的计量名称也是多种多样,有丸、枚、螺等,后来还有量、笏、挺、锭、块等。
曹操存世“衮雪”二字碑刻,有波涛澎湃之势,不知原稿是否为石墨所书。陆机真迹有《平复帖》,旧雨滂沱,枯涩、老辣、苍茫、高古,纠缠扭曲,充满荒凉的况味,墨痕是凄厉的回声。据说用的就是松烟墨。
曹魏时书家韦诞是第一个明文记载最详备的松烟墨制作者。韦诞制作的墨,百年如石,一点如漆。后世称他为墨的发明者,尊为制墨祖师。《齐民要术》详细记下了韦诞《合墨法》:
先要纯净的烟子,将其捣好,再用细绢在缸里筛,筛掉草屑和细砂、尘土等。因松烟极轻极细,不能敞着筛,以免飞散掉。
每一斤墨烟,用五两最好的胶,浸在梣皮汁里面。梣皮是白蜡树皮,树似檀,取皮浸水呈碧绿色,写纸上作靑色,可以稀释胶,又可以使墨的颜色更好。朱砂一两,麝香一两,细筛,取鸡蛋白五个,混合调匀。
放到铁臼里(宁可干而硬些,不可过分湿)捣三万杵,杵数越多越好。合墨的时令,不要太暖太冷,太暖,会腐败发臭。太冷,软软的难干,见风见太阳,都会粉碎。每锭重量不要超过三二两。墨锭宁可做得小些,不要做得过大。
韦诞有言:“墨之大诀如此。”这也成为后世墨工遵循的一个基本法则。
想到这里,蓝桉看着匣子里的墨块被磨得将要用尽,便决定去安徽黄山的宏村买些来,听说那儿的徽墨正宗。
宏村镇,古称弘村、七侠镇,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辖镇,位于黟县东北部。宏村有“画里乡村”之称,南湖春晓,书院诵读,月沼风荷,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古树。
相传宏村人的祖先曾经生活在筚路篮缕,以启山林之中。因为居住的村庄屡次遭受火灾,几经搬迁,他们终于在雷冈山下,找到了一处与祖先遗言中相似的安居乐业之地:一汪永不干涸的清泉,东西两条河流环抱左右。
在祖先的遗梦中,牛是富裕的象征,水是福泽子孙的保证。为此,家族的女头领胡重娘依据对祖先遗梦的解读,把新建的村庄规划为一个牛形村落:凿清泉以为池塘,引西溪水为补充,扩大为“月沼“,成为想象中的“牛胃“,通过二个出水口,建成纵横交织,长共1300余米的上水圳和下水圳,通向村子里的家家户户。水圳又被称为“牛肠“,水圳的水经过使用之后,全部汇聚到村南被称为“牛肚“的南湖。
蓝桉漫步在南湖边上,只见各类建筑的木雕、砖雕和石雕细腻精美,村内街巷大都傍水而建,民居也都围绕着月沼布局,穿过两条街便是熙熙攘攘的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