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咒他们俩早死么。
孙氏心里总是憋着一口气,但是无处排解。自己身子都搞得有些不好了。
现在有了腊梅给她出气,孙氏高兴还来不及呢,“我就说,还是闺女贴心。”孙氏心里已经把宋腊梅和宋月梅当成了自己的亲闺女一般。
“大伯娘,您放心吧,那马氏只会越来越招人厌弃。即使她生文豪有功,也不能抹去她的这些污点。我倒要看看她的这点功劳,能被她什么时候浪费完。”看着孙氏既心酸隐忍又有些快意的样子,宋腊梅知道她肯定受了不少的苦。
宋大伯也轻轻地拍了拍孙氏的肩膀。他知道媳妇嫁给他没有少受委屈,但是身为宋家的长子,他又不能违背母亲。宋大伯的心里也很难受。
有没有儿子对他来说其实一点都不重要,他的闺女可比有些人家的儿子孝顺多了。虽然是嫁给了别人家,就是别家的人,但是宋大伯知道,自己的闺女以后肯定会照顾自己终老。
尤其现在又有了腊梅和香梅,宋大伯更是觉得晚年无忧了。“别难过,咱们这日子过得这么红火,还有什么事儿值得伤心的。”
孙氏点了点头。“是,咱们以后肯定越过越好。现在就差给腊梅找个好婆家了。”
“大伯娘,可不兴这样的啊,刚挣了钱就要把我推出去,哪里有这么好的事儿。我可还等着分钱呢。”腊梅自然是不能说自己根本没有打算嫁人。
众人哈哈的大笑起来,一解刚才的愁云密布,乌云满天,深深地沉浸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
豆腐脑算是已经打响了招牌,安平镇的居民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新鲜吃食。豆腐脑已经变成了日常早餐中不可或缺的美食了。
不出宋腊梅的意料,孙记的生意越做越好。
每日要给早点铺子准备的豆腐脑就有几大桶,门口排队吃豆腐脑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毕竟这里才是吃货眼中最正宗最好吃的豆腐脑。
宋腊梅和宋大伯商量了一下,趁热推出了豆浆--玉酿。
主打养生美颜。一时之间也是火爆全镇。听说镇上富贵人家的夫人小姐,待客时候的茶水都换成了玉酿。
店里新请了两个小伙计,还是觉得人手不够,生意红火程度可见一斑。
“姑娘,给我来一大桶那个什么玉,玉酿。”孙记的门刚一打开,排在第一的不是往日的老顾客,而是一个脸生的婆子。
那婆子端了一个半米高的大桶,像是要把今天的豆浆都承包了一样。
“大娘,您买这么多喝的了吗?千万别攒着,还是新鲜的好喝。”宋腊梅颇为贴心的说道。
“喝的了,我家姑娘多。”那婆子大概四十多岁的年纪,长得有几分圆润,一说三笑,很讨人喜欢。
顾客都说没有问题了,宋腊梅只好帮她把桶装的满满的。
“大娘,这桶这么沉,您肯定搬不动,我找个伙计帮您抬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