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金凤看了这一幕,笑着劝道:“妈,您就收下吧,小哲今年给家里赚了好几百万呢,这一万块钱算个啥?”
老太太以为自己听错了,失声问到:“多少钱?”
“加起来得有三四百万了。妈,托您孙子的福,我都在齐州开饭店了。咱们村那些鱼丸子,就是卖给我那火锅店的。还有那些海参,鲍鱼,都是送到火锅店去卖的,这些大哥没给您说吗?”
老太太一脸难以置信,攥着孙子的手问:“乖孙,你妈说的都是真的?”
徐思哲嘿嘿一笑:“奶奶,是真的,”
“我的天爷啊,老徐家这是出了个财神啊,建业,建国,明天你俩陪着我,咱们去你爹坟前念叨念叨。”
两兄弟赶忙答应下来:“哎,明天咱们一早就去。”
老太太不再推辞,把钱收下,放到床头的木箱最底下,小心的锁好。
一家人围坐在热乎乎的火炕上面,聊起了家常。
“小哲啊,有了你那五万块钱,大伯明年开春,就能换个好点的渔船了,到时候捞了好货,我就拿冰块冰上,让物流公司送你家里去。”
“那我就先谢谢大伯了。”
徐思哲说到这里,突然冒出个想法:“大伯,这五万块的渔船,能有多大?”
“就是不到十米的小船,但总比之前那船强不少。有了它就不用只在近海溜达了,能走的稍微远一点。”
“要是那种能跑很远的大船,得要多少钱?”
“你说的是远洋渔船?那一艘怎么也得百十万,贵的几百万,那可是五十多米长的大家伙。远海鱼多,出海一趟就能净赚不少钱呢。要是弄上几艘,遇到大鱼群,那可就赚翻了。”
徐思哲饶有兴趣的问到:“哦?那船大伯会开么?”
“我是不会,村里有人会。不过,那一艘船得几十个人伺候着,太麻烦。”
徐思哲本想着出钱让大伯买艘远洋渔船,改善家里的生活,可一听细节就打了退堂鼓。
大伯见徐思哲不说话了,就出声问到:“小哲啊,前几天乡里来了人,说是要推广海产品养殖技术,你觉得这事儿能不能搞一下?”
徐家村附近的海域,水流较缓,因为周围环山,风浪不大,还真是适合搞海产养殖的地方。
徐思哲听后点了点头:“大伯,我觉得可以搞。要不然一到休渔期,这海里面的收入就断了。如果搞成规模,形成品牌的话,也是能赚钱的。”
徐家村的水果,在齐州已经小有名气了,因此,徐建业对侄儿的话深信不疑。
“好,那我就拉着人一起干。弄些海参,鲍鱼,扇贝养一养。”
“是啊,大伯,其实您可以跟我妈的火锅店签订供货协议,这样就不愁卖不出去了。”
顾金凤听后附和道:“大哥,咱们徐家村的海产品,在我们店里挺受欢迎的,鲜海参和鲍鱼经常断货,要是养殖的话,货源就稳定了,这样价格也能降一降,就有更多的人能吃的起了。”
经过齐州电视台的一番宣传,“小天府”已经成了齐州有名的火锅店,去吃饭的人也舍得花钱,即便过了开业促销期,那些海产品还是供不应求,菌菇汤底加海鲜这个组合,在店里非常流行。徐建业如果能把海产养殖做起来,对两家来说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