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高丽和日本国、占城、李朝、蒲甘各国的市场,就足够中华国完成银本制向金本制过渡。
而且旁边还有天竺国、中亚这么大的市场,这么丰盛的密集人口国家,货物倾销带来的好处是以数十年上百年计算的。
天竺国跟中华国临近,本就被当成货物倾销的属地,也是汉人西南方位缓冲国度。所以,大一统的主权国家是不可能成立的,其中有数个大势力已被中华国拉拢,并且互相之间展开竞争。
里面,少不了军机署和锦衣卫安『插』人手在推波助澜,制造民族仇恨。
以夷制夷!
张林在大朝会上是用这个词表达今后对远洋国家的战争手段,进一步深化代理人战争的概念,以有限军队和资金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他要在中亚安『插』一颗高爆地雷,思来想去,觉得没有人比犹太人更适合这个角『色』了。国内的犹太人和虾夷人倒是很不错的选择。
建国地点倒是颇费一番手脚,这件事困扰多天后,他最终决定把犹太人安置在后世的苏伊士运河右半三角区。
左边紧邻埃及,右边紧挨清真阿拉伯世界,这样的地方足以用来遏制犹太人脱缰野马的野望。
这时候还没有埃及这个国家,有的也是绿衣大食法蒂玛王朝,跟中华国有接触,但还没有正式建交。相反,黑衣大食却是第一个跟中华国缔结友好邦交的大国。
想要给犹太人找一块根据地,那么必不可免地需要战争,反正绿衣大食和黑衣大食由于宗教理念不同大打出手好多年,也不差导火索。
虽然苏伊士运河还未开通,但不妨碍某人先期规划一下这条运河的归属权。
想发动中亚大战,中华国必须得有桥头堡,那么尽快拿下僧伽罗王国的天竺半岛已是迫不及待。
日本国平氏、高丽国新朝社、夏国(虾夷)各出一些人,凑吧凑吧弄个五万全副武装的新式火器军就足够收拾这个人口不足百万的半岛了。
此次作战涉及到大规模的登陆运输,武装战舰以吨位算分别为200-500吨的飞浪级、500-1000吨军舰为惊涛级,1000-2000吨的怒海级、2000-3000吨为镇海级、3000吨-5000吨为飞云级、5000吨以上的战舰目前处于试验阶段,技术还不成熟。
赵长河已是在孟加行省整备海军,商务总署在帮忙征用海路商船,中华国目前还缺少军用级别的武装运输舰,暂时还是以造专业战舰为主。
针对此次半岛战争,朝廷对沿海十二个大船厂一次下单两百余艘武装运输船,其中光飞云级就达到了二十四艘。
经过这一次船务订单,沿海船厂可以形成产业链规模,将中华国又陆军大国蜕变成拥有强大蓝水海军的双栖军种大国。
这么多舰船看似规模庞大,放到全世界其实一点也不算多,要知道后世两三百年后的大航海时代,一个荷兰小国就能阻止四千多门火炮的舰队,换算成舰船,至少是三四百艘。
海上马车夫,可不是浪得虚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