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韩遂前来抱大腿
……………………………………
高节用空白诏书任命韩遂为兵武部右部长,这事肯定是呈报过的,戏志才也是知道的。但是现在战事正处于紧要关头,曾经的西凉叛军一下子开来了五、六万兵马,甚至超过了此地汉正军的总兵力,戏志才也不敢有丝毫大意。
既然他们打着汉正军的旗号,总得听从调遣吧?此刻不能对他们进行整编,于是,戏志才派出传令参谋,命令韩遂率军进驻茂陵,严加约束部队,要求必须做到对百姓秋毫无犯,并且命令韩遂亲身前来长安,商讨战事。
只不过这个传令参谋有点牛,是小黑胖子曹孟德。
当年韩遂也是在京师洛阳混过事的,与袁绍、曹操等人可算故旧。但是,袁本初可是洛阳小天王啊,亲自去传令并迎接韩遂的话,显得太给他脸了,所以,只有派出小天王当年的马仔兼狗头军师曹孟德,比较合适。
茂陵原本有曹性在,但是曹性只有三千兵马,真要是西凉军另有所谋,只怕曹性不能抵挡,所以戏志才又令曹性转驻平陵,恰好与槐里左右守望,监视茂陵。
“文约兄,一别经年,风采如昔。”
“边地苦寒,风霜如刀,遂早已老朽,怎如孟德兄神采裴然。”
两个老基友相见,难免唠唠嗑,话一话当年趣事,然后说起戏志才的安排,韩遂虽然有些不满,却也能够理解,毕竟现在当以战事为重,假如是自己来布防,恐怕得让突然出现的西凉兵马扎到郿县,甚至是陈仓去。
“怎么,是陛下亲自在守御高陵?”
得到这样的消息,韩遂也不得不动容。零零碎碎的,韩遂也听过不少关于小皇帝的事情,尤其是居然把爱卿们都弄到皇宫里去住,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却又暗自佩服。
对于洛阳来说,韩遂算是个局外人,所以看问题的角度可以更全面一些。
当初董卓入京,靠的仅仅是武力,收服过京师兵马之后,愈加张狂跋扈。这样的做法不会令人心服口服,表面上看,爱卿们都被弹压了下去,嘴上一口一个“董公公”的喊着,但是,一遇契机,便会立刻反噬,最后的事实也证明确实如此。
然而,干翻董卓之后,小皇帝一上台,不仅收拢了京师兵马,安抚了西凉兵马,还及时地把爱卿们全弄到了皇宫里去住。
别人不敢想,但是韩遂这个局外人敢想。
世道不宁,名为保护,让爱卿们住皇宫,这是皇家天大的恩典,但是,皇宫那地方整天被燕云近卫团看着,谁家进进出出都逃不过陛下耳目,若有人胆敢心怀异志,恐怕立刻就能送到董卓那边去跳舞。
或许也是因为这一点,最后连最为倔强的王允都不得不低头服软,入住皇宫,因为这已经上升到了立场这个根本问题上。
你意见再大,还能把皇帝从皇位上踹下去?要真是这样的话,估计皇帝就只能换一种玩法跟你玩了!
又或许,也正因如此,在随后刘汉少推行的一系列不管是靠谱还是不靠谱的改革中,遇到的阻力才会微乎其微,了不起来几句“陛下不可,万万不可”而已。甭管谁家老小都是在皇宫里住着的,万一令皇帝不满意的话说的太多,皇帝半夜砸你家窗户,你找谁说理去?
所以,不管刘汉少是要安民屯田,还是改制三府,都得到了大多数爱卿的支持,只是可怜了爱卿们被连坑带蒙,连忽悠带骗,刮了一层又一层,刮得欲仙欲死,“不亦尿乎”!
但是,就算韩遂看透了这些,明知道小皇帝很多时候不靠谱,又能怎么样呢?连皇甫嵩都乖乖回京当左统了,高节带着汉正军把自己的兵马打了个灰头土脸,难道要勾连胡奴,再趁机反扑一次?既便与胡奴勾连,也肯定推翻不了大汉江山,马腾不可信,胡奴就更加不可信,那么往后自己该何去何从?只要让小皇帝缓过劲儿,只怕自己也就真的没有往后了。
再所以,本着“抱大腿要趁早”的真理,虽然高节仓促撤兵,但是韩遂还是依照先前之约,领了兵武部右部长一职,率军赶来助战,也算是早点向皇帝表个忠心。
更重要的是,韩遂这段时间老是想起边章临死前对自己说过的话,一旦有明主出,便立刻献出凉州,回归汉家,免得儿孙后辈世世代代披着贼皮。
刘汉少究竟是不是明主,韩遂也不知道,但是,一方面是朝廷日渐稳固,势力迅速扩大,杀董卓、剿白波、召回皇甫嵩,要不是胡奴突然跳出来寇边,恐怕自己这会儿都已经被高节灭了。另一方面,自家事情自家知,韩遂在西凉其实已经快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手下那些部众死的死,叛的叛,就算朝廷不主动出兵平叛,只要能守御三辅,使西凉军无法四处劫掠,韩遂也养不活剩下的这些兵马,早晚得烟消云散。
虽然曹操算是老熟人,可是这家伙一点也不可信,但是,军府能够派他前来传令,至少是透露着善意、诚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