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我主明疆 > 第一百五十二章 赌局

第一百五十二章 赌局(1 / 2)

 推荐阅读: 神宠时代:我能看到御兽进化提示 今天开始学忍术 猛鬼小扎 大宋有将门 古墓派签到十年,出关无敌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任意传 医流狂兵 开局签到从段誉开始 没有安全屋的我在游戏里凶的一匹
最新网址:hbcjlp.com

阳和城始建于洪武二十六年,城墙高近十二米,周长九里,面积约为大同城规模的一半,是大明阻挡鞑贼南犯的突前边城。城内常驻守军近七千人,大同另一名参将张德常年留守于此,方善、许贵也偶尔前来值守。

后来的隆庆年间,宣大总督府从宣府迁至阳和城,而宣大总督是宣府、大同、太原三镇的最高军政长官,于是,彼时这里成了辖制三镇的权力运作中枢。

阳和城三面环山,北有云门山,西有采凉山,南有六棱山,风景宜人,城内寺庙宫观林立,商贾云集,和平时期热闹非凡。

城南的凌云阁是阳和城最负盛名的奢华酒楼,距南城墙只有数丈远,楼高三层,顶楼超出城墙两丈多高,坐在这里一边饮酒作乐,一边眺望城外山水和商旅过往、兵马调动,当真有种俯视人间的超然感受。

能在凌云阁用膳、住宿的自然不是寻常人,外来的行商喜欢聚在这里交流北境见闻,这让行商这个特殊的外来群体彼此之间建立了某种紧密的联系,一有好消息,大家便闻风而动,各找各的商机;一有坏消息,大家便结伴南归,及早逃离险地。

已是未初时分,早过了饭点,三楼上的客人却久久不愿散去,通间内坐满了十几桌食客,桌上的菜肴没怎么见少,众人的胃口似乎很差,或闷坐,或捧杯浅饮,神情略显紧张。

除了宽敞的通间之外,三楼上还设有数处单间,以疏帘与通间隔开,此刻,道道疏帘内都晃动着人影。

“瓦剌人就要······打过来了。”

说话的是一个秃顶的中年汉子,突然谈起坏消息,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只是传言,难道真有······其事?”一名衣着不俗的年轻人怯怯的道。

“千真万确!据说,领兵者正是瓦剌太师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

“啊,是这个悍人!”

南侧临窗的那间单室里,坐着一男一女,不是别人,却是卓轩逃难途中遇见过的秦夫人与季方!

听见外面的嘀咕声,秦夫人皱皱眉头,“季先生,这些人能得知如此详尽的军情,显而易见,他们肯定在与瓦剌人暗中做买卖!”

季方叹口气,“别理他们,如今敢与瓦剌人做买卖的,可不是寻常人,惹了他们,会很麻烦。”

以往大明与瓦剌之间的贸易,官方准允的只有两样,即朝贡贸易和边境“互市”,朝贡贸易的地点位于京城会同馆内的“乌蛮市”,而边境互市地点位于大同县境,就是俗称的“马市”。

朝贡贸易和互市带有鲜明的官方色彩,民间人士难以涉足其间,寻常百姓想与瓦剌人做买卖,最多是向路过的瓦剌人兜售点凉茶、“茶叶蛋”什么的,若想拿盐铁、丝绸、棉花等战略物资与鞑子交易,那可是要人头落地的。

如今景泰帝做得更绝,禁止大明与瓦剌人来往,不放一名瓦剌人入境,所以,双方的贸易事实上处于中断状态。

可再严苛的禁令也会被少数人视若空气,仗要打,生意照做,能在特殊时期仍与瓦剌人暗中做买卖的,虽是商人,但背后无不有显赫人物罩着,否则,即便官府不治罪,瓦剌人大概也会做些杀人越货的勾当,若在虏酋面前没有人情面子,命都难保,谁敢虎口求食?

秦夫人生了会闷气,忽然双眉一展,笑道:“原来他叫卓轩!我······当初总算没看走眼,他的确是个人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