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在紫荆关逗留半天一夜,次日重新上路,东渡拒马河,进入顺天府境内,一路上马不停蹄,穿过卢沟桥,抵达京郊,当晚在宛平县郊外驿馆投宿。
明代京城以棋盘街(今天安门广场)、北安门大街(今地安门)为界,分为东西两部,西城属于宛平县,东城属于大兴县。
宛平县署位于京城北安门大街,但宛平县辖地除京城西城之外,还有京郊,其地盘包含城外往南往北各一百里、往西三百里以内的地方。
辰初时分,车队抵达京城外城广宁门外,但见南来北往的商旅不绝于途,进城、出城的骡车、马车挤满了宽敞的大道。
一见绵延看不到尽头的城墙、巍峨的城楼和如涌的人流,柳絮、柳元、舒展鸿就惊得脑子瓦特了,三人原以为大同是天下最大的城池,大得不能再大了,没想到京城竟是如此气派,大同只怕连京城一隅都不如。
杨善无需自报身份,只须亮亮符节,守城兵士就无人敢阻拦盘查车队,所以车队畅行无阻,优先进了广宁门。
到处都是古色古香的砖木建筑,掩映在成片的绿林之间,看不见现代人习以为常的钢筋水泥,临街门店的喧闹与幽深小巷里的寂寥形成鲜明反差。
卓轩突然发觉,京城是个宜居的地方。
柳元早已换乘一辆满载药材的马车,此刻摸着脑袋恍然道:“这地方······太大,只走了这么一小会,我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舒展鸿骑马跟在一旁,神思也有些恍惚,“嘿,这京城欺负外地人!这么大,这么多街巷,还想不想让人认路呀?柳元,我好像······忘了入城的方向。”
片刻后,舒展鸿想起了天大难题似的,眉毛一挑,苦着脸的问卓轩道:“轩哥,迷路了,到时候出不了城该怎么办哟?”
不识路,这的确是个大问题啊,怎么办?凉拌!
“出不了城就别出城呗。”
不出城?舒展鸿与柳元对对眼,忽然意识到自己两人完全是急糊涂了,轩哥是谁?令鞑贼闻风丧胆的将军啊!此番奉旨入京陛见,他想留居京城又有谁敢撵他不是!
柳元咧嘴就笑,“哈哈哈······展鸿,京城还是太小、太乱、太······破,咱们若留在这里,就得挑个稍微好点的地方。”
都分不清东南西北了还说京城太小?呵呵,反正吹牛逼也不用完税!舒展鸿立马笑道:“也是,听说皇帝有个极好的地方,叫后宫,一般人不让进,你说皇帝见了轩哥一高兴,会不会将他留在后宫?”
卓轩差点尿了,你个智商感人的家伙真敢想!住在妃嫔成群的后宫当然好啦,可那地方要靠寿命换,膘肥马壮进去,数年后能灯干油尽活着出来就不错了!
早在远赴瓦剌前,卓轩就查阅过京城的资料,并不像柳元、舒展鸿那样容易迷路。
他知道,眼前这片规模惊人的都市,仅仅是京城的外城,天坛、山川坛就设在外城。
外城位于京城之南,西侧是广宁门、东侧是广渠门,南端从东至西分布着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三道南门,这五道城门是外城联通京郊的必经之地。
外城北端紧邻内城,行人可经崇文门、正阳门、西便门进入内城。
车队经崇文门驶入内城,杨善的五个儿子押着十余辆马车先行离去,杨善换乘轿辇,与卓轩的车队一道,赶往皇城东大门——东安门。
看守东安门的兵士来自羽林左卫,属于天子亲军,自土木堡事变后,驸马都尉焦敬就奉命统率天子亲军,强化了皇城的守备,所以,这帮兵士见到陌生面孔非常警惕。
卓轩让舒展鸿、柳元及数十名随从押着车队留在远处,并解下身上的短刀,连同大枪一道,交给舒展鸿看管,就这么赤手匹马,领着柳絮乘坐的马车,随杨善进东安门。
把守城门的羽林卫兵士非常较真,只放杨善一人入内,然后一脸戒备的望着卓轩,不愿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