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异心的人,眼见劫不出三王之后,就一方面继续想办法劫出三王,一方面就随便找一个皇室远亲,说他是孙善民指定的继承人,斥责孙玉清是伪皇,然后就拥护这个皇室远亲登基称帝,之后就是编练军队、讨伐伪皇孙玉清了。
皇室孙家,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已经庞大无比了,全国遍地都有皇室孙家的人,当然因为孙家的人太多了,这些皇室远亲,早就得不到皇室的封赏了,不然的话、要是把孙家的人都封赏一遍,华夏帝国恐怕立刻就要破产了。
所以像皇室的远亲,皇室早就不过问他们了,让他们自己、自生自灭了,有的混的不好的皇室远亲,甚至已经到了要饭,才能生存的的地步了,可想而知、皇室孙家人,已经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了。
还有的人一纸清君侧,开始讨伐起张源来,说是张源先控制了孙玉民,让孙善民把孙玉清嫁给张海,然后让孙玉清继承皇位,这样华夏帝国就成了张家的了,所以张源是国之大贼、窃国大贼。
还有天下的士子,写的让孙玉清退位的百万人血书,已经递到了孙玉清面前,这些士子在孙善民还在的时候,不是不想给孙善民上血书,只是因为百官被孙善民的狠话吓到了,怕孙善民真像他说的那样做,到时候要是牵连到自己身上,那就不是光自己出事的事情了,还要连累亲族和后代,因为这些原因,大臣们就联合起来,压制住了士子上血书的行动。
现在孙善民一死,百官心里的害怕一去,心里的对女人的轻视就冒了出来,不仅放松了对天下士子的压制,并且还暗中支持天下士子串联到一起,不然的话、遍布天下的士子怎么就联合在一起的。
出了地方造反、和士子联名上书的两件事情之后,孙玉清就把张源请了出来,让张源镇压地方的造反,自己开始清理朝政起来。
孙玉清明面上、对满朝大臣和天下士子一让再让,暗中却把皇城司的情报能力、全速运转起来,全力探查士子中领头者、和朝廷中有哪些支持士子的大臣,同时孙玉清又求助了,战神教的情报机构、暗影卫,同皇城司一样、暗查士子和大臣。
当皇城司和暗影卫联合起来后,很快就查清楚了,是哪些士子带头写的血书,还有在他们背后支持他们的大臣,孙玉清知道这些情报之后,就以雷霆之势、把这些带头的士子和大臣都抓了起来。
这次被抓起来的士子,虽然都是各地的佼佼者,不过他们还没有进入官场,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势力,所以他们对朝廷的威胁不大。
就算他们家里有一点势力,也因为他们不是家里的主事者,调动不了家里的势力反抗朝廷,当他们被抓之后,他们只能向家里求助了,不过他们家里的主事者,又不是跟他们一样、敢对抗朝廷,就这样这些士子头领一点风浪都没有掀起来,就被孙玉清平息了下来。
士子这边没有掀起风浪,朝臣这边却出了大事,因为这次孙玉清抓的官员太多了,光是六部尚书就被抓了三个,分别是吏部尚书、户部尚书、还有新上任的礼部尚书,六部十二个侍郎中,也被抓了五个,九州九个刺史也被抓了三个,其他的州官也被抓了二分之一,郡长也被抓了三分之一,郡官也被抓了四分之一,华夏帝国的知府也被抓了四分之一,府官被抓了三分之一,县令被抓了五分之一,县官被抓了十分之一。
谁都没有想到孙玉清敢一下子抓这么多官员,这样以来因为很多地方缺少主官,一下子华夏帝国混乱了起来,要是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的话,华夏帝国真有可能天下大乱。
当天下的造反势力、和心怀不轨的人,正在拍手相庆的时候,孙玉清下了一道圣旨,把天下的纷乱,立即给平息了下来。
也不能说是孙玉清下一道圣旨,应该说孙玉清下很多道圣旨,不过圣旨的内容除了名字不一样之外,其他的地方都是一样的,孙玉清这道圣旨的内容就是,缺主官的地方,让主官之下的官员代理主官位置,并且在圣旨里说明了、只要在代理主官期间,能稳住当地的局面,就能把代理两个字去掉,坐上主官的位置,要是表现优秀者,朝廷也不吝啬越级提拔。
其他不是主官的位置也一样,都让下一级的官员代理上一级官位,只要能稳住当地的局面,都可以把代理两个字、去掉,就这样一级一级的往上代理。
这样以来、下层的官员位置就空缺了出来,这些官位孙玉清又让预备官员去代理,也是跟正式官员一样的条件,只要能稳住当地的局面,就可以把代理两个字去掉,成为正式的官员。
华夏帝国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华夏帝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预备官员,所以孙玉清下了这道圣旨后,没过多长时间,华夏帝国的官员就都补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