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沉吟半晌,方才说道:“秦穆公不杀有功之人,朕虽寡德,岂能滥施刑律?况且长安失陷,追兵在后,各位皆是股肱之臣,宜随朕速去陕中,共商国是、共图振兴。其他事体,宜日后计议。郭令公督领三百兵马断后,不可有失。”说毕,放下帷幕,命骆奉先速速启程。
骆奉先虽然位高权重,但也不敢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当下谨遵旨意,带领文武群臣、整顿两百兵马,连夜启程,护送銮驾去往陕中。长安令自知言语得罪了元载,酿下大祸,不敢随同銮驾,因此请求留在郭子仪麾下,助他共讨敌军。皇帝已顾不上这些小事,尽皆应允,急匆匆去往陕中。
郭子仪率三百兵马送出九里,又回到山神庙中,与长安令、涧石、偶耕等人计议。郭子仪愁眉紧锁,说道:“长安城中吐蕃兵数千上万,更有射生军无数。倘若一齐杀出,我们区区三百兵马,如何拦截得住?”涧石道:“今夜前来进犯的吐蕃兵,只不过是探路的前哨,后面定有敌兵大举杀出。我们若守在这里,无异于坐以待毙。唯有主动进击,方有胜算。”
偶耕望着他们争辩,自己暗暗调理内息,以期恢复功力。牧笛、昆仑奴、槐犁听得涧石之言,大为摇头:长安城中吐蕃兵势如潮涌,区区三百兵力若是主动去挑战,那真是以卵击石。长安令也道:“敌兵强盛,我兵势弱,只可据守山林,不可轻举妄动。”涧石道:“畏葸不前,岂是取胜之道?我有一计,可叫长安敌兵望风逃窜,我们不出旬日便可光复长安。”
郭子仪大奇,便问是何良策。涧石如此这般说了出来,郭子仪捻须细思,面上初时露出质疑的神色,半晌过后,突然拍手叫好,又赞涧石计谋过人。长安令仍觉不妥,认为此计太险,胜败尚无定数。郭子仪道:“不施奇计,怎建奇功?大唐都城都被人占去了,老夫身为元帅,岂能龟缩于山林之中?”
偶耕于治国、理兵一窍不通,一心想回城救出侯希逸,说道:“我和大家一起。你们商议好怎么办,我就怎么办。”昆仑奴笑道:“涧石兄弟的计谋很妙,只是颇有些废嗓子。”
郭子仪当即传令,众兵将彻夜不寐,执行军令:一队兵士深入后山,伐倒高树,削作旗杆;一队兵士取出车中存储的布帛,裁为旌旗;一队兵士在旌旗之上描龙绣凤,用金丝银线绣出斗大的“帅”字、“郭”字。
次晨,诸事完备,数十面旌旗遮天蔽日,旌旗上“天下兵马大元帅郭”的字样映日生辉。三百兵士整齐列队、威严整肃,听到郭子仪一声号令,大张旗鼓朝长安进发。
长安令为左军,陆涧石为右军,各换上一副革甲,跨马佩剑,精神抖擞。偶耕、牧笛、昆仑奴、槐犁跟随郭子仪身后,郭子仪对侯希逸心存敬慕,因此对他们颇为礼遇。
一时探马来报,道是长安南门大开,吐蕃兵大举集结,似有追逐圣驾之意。郭子仪与长安令、涧石商议一番,便命军马驻扎,原地生火造饭,大家吃顿饱饭,给出城之敌来个下马威。
牧笛在郭子仪身边小声质疑:“我军若在此留下灶坑,敌兵一见便知我方兵力,我军更无取胜之理。”郭子仪赞道:“果然是虎父无犬女。郭小姐所言甚是,老夫原是失虑了。”当即传出号令:三百兵马铺散开来,垒起五百土灶,烧起千堆篝火,以此疑惑敌兵。一时之间,数座山岭炊烟升起,烟气连属成云,遮蔽大半天幕,远远看去,甚是壮观,竟如千军万马集结用餐。
众兵将饱餐一顿,小憩片刻,再次整队出发。涧石主动请求作为先驱。郭子仪应允,三百兵士阵形一变,涧石在前,长安令在后。偶耕、牧笛、昆仑奴、槐犁来到前队,与涧石并肩而行。昆仑奴豪兴大发,稳坐战车,将帅字大旗高高举起。
行军十余里,丘陵平夷、田畴纵横,前军与敌军相遇。那是从长安城派出的一队军马,足有五百之众,吐蕃兵、射生手相混杂。带兵的两员将领,却是丰王手下的韩德存、魏烈功。
阵前相见,双方将领已然相识。韩德存、魏烈功甚是惊奇:这几个年轻人一无祖荫、二无官职,缘何扛起了帅子旗,不知跟随的又是哪个统帅?却听涧石义正词严说道:“天下兵马大元帅郭令公,在陕中募集兵马,命我为先遣,特来攻罚丑虏、光复长安。尔等既是大唐军民,就该原地降顺,共辅王室、重振大唐。”
涧石说得极其郑重、声情并茂。韩德存、魏烈功却是老江湖,没有被他唬住。二人仰天大笑,说道:“虚张几面旌旗,也敢诈充天下兵马?快快下马受死,休要阻挡我们追击天子狩猎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