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言片语下隐藏的缜密心思以及那精妙绝伦的布局。纵然难以深思其中的奥妙,但是在王诩的思维引导下,诸人竟有种无可厚非的必然感觉。这前后的落差感,委实太可怕了。
此时,姬兰不禁想起一人。远在荧泽的孙武。那人最喜以小博大,一生从无败绩。她确定商业的手段出自王诩,但整体的布局与安排皆是受孙武影响。倘若做成此事,王诩鬼才之名必当名扬天下。
她知道事情不过是对方随口说说。就像他以往随性的处事风格。
是啊!诸事完毕。他便要西行离去。又岂会将想法付诸实现呢?他答应过自己,会带上她一同离开。待到哥哥坐上国君的位置,卫国安定。这便是最好的结局了。
姬兰这般想着,看着少年的目光变得迷离起来。
“当年晋国赵鞅以扶持吴国牵制楚国。这才使得晋国有暇与齐国争夺中原霸主。后来,楚国险些被灭,汲取教训,暗地扶持越国。吴国崛起后,没有回报晋国,倒想在中原分一杯羹。后来落得个亡国的惨淡下场。昔日黄池会盟之事,如今便不会发生在楚、越之间吗?”
王诩顿了顿,诸人的反应让他甚是满意。随后,又继续说道:
“必然是会的。所以卫诩断言,一旦越国有心北上搅局。楚国必然会偷袭越国。如此,越国这双长箸也就折断了。至于楚国嘛。他即便是不安稳亦是找天子的麻烦。十数国伐楚的旧事,天子与中原诸国早已驾轻就熟。楚国与大周争王打了近百年,从未讨得到好处。相信也学乖了。想要称雄天下,蚕食越国方为出路。他们只会选择吃嘴边的肉。拿了越国便是打了周天子的脸。比起远征洛邑,伐越更加实惠。天子失去晋国与越国两座靠山后,到得想清楚了这些,大周已经改朝换代了...”
屋中静默了片刻,诸人从错愕的听天书状态变得狂喜不已。似乎是看到了卫国崛起的希望。姬章抱拳说道:
“君实乃世间鬼才。一席话让老朽方知治国、治世之道理。”
随后,叹了口气,拿起沙盘上的一支短筷陡然将其掰断。
“哎...治国便是权衡君臣关系。权衡百姓与氏族的关系。权衡士族与卿族的关系。治世之道,更是权衡王侯,各方诸侯的关系。卫诩之言实乃刑名之学,权谋之道。若能着书立说,传承此学。将来与兵、儒两学并立于天下亦非不可。”
法家成熟于战国时期,此前被人们称为刑名之学。法家分法、术两种学说。商鞅重刑法,以法治秦。申不害重权谋,以术治韩。二人都取得了成功。
王诩折筷子的做法,让姬章看懂了时局。只有平衡各方势力,诸国间彼此制衡,天下才会止戈恢复和平。
祝史接着姬章的话说道:
“今日得见卫诩之才,我等无不汗颜。他日卫诩扬名天下,诸君可愿一同沾沾这小子的光呢?”
他的话让大伙陡然来了兴致。姬章问道:
“史司徒有何高见?”
祝史捋了捋胡须,高深莫测的笑道:
“呵呵,赐以字号...如何?”
祝史与姬章虽是德高望重之人,但其才学与功绩也未达到拥有字号的程度。诸师瑕觉得甚是有趣,不免打趣道:
“好主意。卫诩乃姬姓王氏,将来自成一派,称其姬子或是王子总归是不好听的。他一肚子坏水,狡诈如狐,不如就取狡狐为字号。呵呵,诸位意下如何?”
王诩姓氏的秘密,在几人中只有姬兰知晓。他们都以为对方是太子晋的后人。晋国同样是以姬姓为国姓。
这字号委实特别且很符合王诩那绵软的性子。几人不觉笑了出来。
王子...姬子...王狡狐...
看来有个好姓氏,起个好名字,选个好阵营十分重要。王诩无奈的摇着脑袋,听他们胡诌起来。不禁拿自己与荧泽那两位留守儿童进行比较。王子总比孙子好听,但与墨子比起来总觉得缺了些文人雅气。
姬兰若有所思的喃喃道:
“诡谲以玄,缜密至微。”
而后,清丽的笑容洋溢在脸上。
“不知‘玄微’二字可乎?”
“玄微子...嗯...好名字。”
“不错!玄微子...啧啧...兰儿赐字,不同凡响啊。”
哪里好了?怎么听都像是个道士。玄微子?玄微真人...
这时,老子李耳还未被神化。道教与佛教尚未兴起。没有人会觉得这字号有什么奇怪的。
被无视的王诩,甚是无奈。反正诸人给他起字号,无外乎是等他出名后,蹭一蹭他的热度。旁人问起时,大名鼎鼎的玄微子是他们的朋友且字号亦是他们起的。吹嘘起来,亦是件与有荣焉的事情。虽说堂内之人没一个称得上是大家。王诩也没做过什么惊天的大事。不像智瑶那般灭了两个国家才得到了“智囊子”的美誉。
眼下却是无人在乎这些琐事,更像是一群人自娱自乐的给新生的婴孩选取乳名一般。他们仍在喋喋不休的说着,声音时高时低。
姬兰盈盈向王诩走来。明明是想邀功,语气却是冷傲。
“待君成名之时,可要记得此字号乃兰儿所取。”
“主公赐号,卫诩自不敢忘。故去以后‘玄虚’再作为谥号可好?”
少女轻起两指,抚在他唇上。意识到这亲昵的动作有些不妥时,柔夷般的纤手如蜻蜓点水,立时缩了回来。随后,姬兰低下头,冷傲的脸上红梅绽放。
没想到随口的一句戏言,她竟然当真了。王诩痴痴地看着对方,那高不可攀的美丽此刻真实无比,令他不敢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