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令知道秀萝和自己女儿交好,不会出去乱说,就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告诉了她。
原来,这次朝廷不但给曹县令官升一级,还给凤鸣县城拨了二千两银子,用于推广柞蚕。
结果这些钱,经过官府的层层转手,曹县令最后收到的,只有八百多两,连朝廷拨款的一半都不到。
今年春蚕的推广,虽说没用现银,只给那些蚕农们粮食,可那时毕竟只是实验,人数较少,而秋蚕的养殖,是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以后织造茧绸做准备,一定是需要大量的银钱做支撑。
可他若把钱全部投入进去,等到蚕茧大面积收获,后期蚕丝的处理就没有了资金。
若是他是投入少部分,又形不成规模,那也有违背朝曹县令的初衷,和朝廷的期望。
秀萝一听就明白了,那些钱,是在一层层的官员手中被盘剥掉了,没想到腐败随处可见,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
曹县令讲完这些,感叹道:“实在不行,今年就不建茧绸作坊了,我把咱们凤鸣县的出产蚕茧,从水路运往济南府卖掉,多存些钱,至于作坊,只能明年再建了。”
秀萝当初努力把柞蚕引进来,可不是让这些人跋山涉水,把自己努力养出的蚕茧卖出去,那样不但这些蚕农赚不到钱,对以后的柞蚕发展也不利。
秀萝出主意道:“大人没考虑过,引进民间的资金,来做这件事吗?”
曹县令讶异的问:“民间?会有人愿意花钱帮朝廷推广柞蚕?”
秀萝摇头道:“他们不是花钱帮朝廷,是花钱帮自己。”
曹县令还是没明白,秀萝的意思。
秀萝给他解释,可以让商人们拿出一部分资金,先把茧绸作坊建立起来。
这些资金就算是他们的股份,最后的卖出茧绸,所得的钱款,由商人和朝廷按出资的比例分钱。
曹县令听明白了秀萝,没有马上评论她主意的好坏。
倒是他身旁的乔师爷问秀萝:“赵小姐,那些商人真的会出钱吗?”
秀萝道:“只要有利益,总会有人想加入吧?”
可是她没想到,这回她她的预估出现了偏差。
曹县令把她这个提议,以告示的形式,张榜出去,半个月过去了,来打听的人寥寥无几,最后有一个商人愿意出资,养殖柞蚕,却没有人愿意出资建作坊。
曹县令找了人打听原因,得出的结论是,当地人的商人和富户,对茧绸不了解,对着于不熟悉的东西,人们的接受度,确实是很低的。
他们宁愿把自己的钱投资在土地上,甚至对草药的种植,都比柞蚕有兴趣。
这大大出乎了秀萝的意料,她后来也找人打听一下,发现,除了上面的原因,还有茧绸工艺的复杂,也是原因之一。
原来那些商人们觉得,柞蚕养殖技术已经成熟,养成之后,虽然卖到外地利润很少,但短期之内就能赚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