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市的上空,已经很难看见云朵,比起京都常年的雾霾,这里的天空还是好看一些,这么一刻喘息的功夫,她从手中拿出了手机,想要拨打一个号码。
指间在通讯录上下的滑动,翻阅了好久,她才找到了那个号码,想要拨过去,却还是放弃了。
现在是要跟那人低头?不可能!方雪晴的字典里,没有“低头”这两个字。
她的手指,又重新的滑动了起来,最后落在两个字符上,朝那头拨了过去。
“嘟~嘟~”电话没响几声,就被那头的人接了起来,对方的语气永远是不急躁的,朝她问道:“雪晴,怎么了?”
“万鑫,有一件事要拜托你。”是万鑫,方雪晴遇到问题,第一个能够想到的,就是万能的万鑫。
“你说。”
“帮我调查一件事。”
两个人足足说了半个小时的话,方雪晴才挂断了电话,继续回归到办公桌前,开始了她的工作。
服装那边已经步入了正轨,她可以放心放手交给下面,倒是秦氏一直都很弱项的招标,让她皱起了眉头。
从电脑内调取出资料,秦数着手这方面之后,都会有专人,收集和秦氏有关的招标。
秦数所投中的两个招标,在这些过往的招标中,只算是一般的,但竞争力很强,能从那么多的竞争对手中,把这几个案子拿到手,可想而知,秦氏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而这几个招标,除了能隐形给秦氏带来财大气粗的形象,真没其他的好处。
再翻翻其他的几个招标,方雪晴一看,乐了。
竞标对手基本都是向天,靳氏,宝来这些公司,秦数直接选择了放弃,因为别说他,就连方雪晴都没有把握能够搞定。
所以还是她错怪秦数了,并不是秦数不去争取,而是中标的可能性小之又小。
S市的商圈,有固有的风气,哪家?做什么业务?都是圈内尽知的事,所以一个不擅长此类的企业,将招标文件做的再好,也是会被放到一边,被置之不理。
这也是s市很难有人能够动上层商圈的蛋糕。
就连现在很有名气的向天,当时也是因为爆冷门,打败了s市上层所有的竞争对手,才开始在这个圈子有一席之地。
开始众人还想将这股新势力排挤下去,但向天后面陆陆续续拿到了几个招标案,才让所有人觉得,向天老总的背景不凡。
秦氏也是那个时候,被彻底排挤出招标圈,现在再想融进本土的招标圈,必定很难。
只是粗略的浏览了一遍,方雪晴就将精力放在了新出的招标案上。
希望能够有所收获。
在林林总总几十个招标案中,方雪晴一眼就被其中一个招标案所吸引。
这是方雪晴在京都也听过的一个品牌——“robot”,主打智能家居,正在寻找合适的伙伴和共同研发人员。
通俗点讲,大概就是他们提供专门的技术,将所有的产品进行外包。
“robot”的扫地机器人,WiFi魔盒,都是网上的爆款,在消费者心中,是正款的大品牌。其基地原设在靠近京都的T市,因业务发展,将研发部分出了一部分,用来做新品的开发和制作。
所以选在了s市。
“robot”的研发团队被分开,所以只能选择在s市招募精英,但效果一般,因为其要求必须要有一定年限工作经验,大多数的求职者,都因此被拒之门外。
所以“robot”这边的负责人,才想出了共同研发合作的主意,一边省去了工作人员的麻烦,一边又能用到称手的精英,何乐而不为呢。
秦氏的技术部,是在圈子里出了名的精英。
技术部的大多数员工还都是本地人,所以有很强的稳定性,每年招募的新人不多,但也都留了下来。
但秦数在的时候,很不看重技术部,认为他们只是一群每天在玩电脑的人,并没有给公司提供什么收益,所以对技术部的资金限制很多。
即便如此,技术部每年完善公司的系统和出售程序,也给公司带来了不小的利润。
技术是有的,但一直都没有什么机会,让技术部发展,也算是屈才。
所以当方雪晴看到这条招标的时候,就觉得特别适合自己的公司。
和“robot”的研发团队一起工作,也算是接触到了新一行,程序员不再局限于电脑中的代码,而是与实际的家居结合,也是秦氏以后很不错的发展方向。
即使后面没有合作,也算让技术部的人学到了新的本领,做一些智能台灯之类的,在商场中贩卖,也很不错。
至于研发的地点,她脑中的不二选择就是现在被还回来的“伯爵”工厂。
那里的地方足够大,只需要将厂房里面再进行简单的隔离,再招募一些电子工人,就很容易成型。
所得的收益也是分成,出去成本,双方都是五五开。
“robot”的销量有多好,不用方雪晴多说,虽然找一个爱上网的市民,都知道它的每款产品,在一个网站上,最低的销售也是几十万起步。
既适合家居也适合办公,租金“robot”会另外支付,人员只是借派,最吸引人的那块肥肉就是分成,每年少说都是几百万的收益。
方雪晴预想,只要做招标的,大部分都想吃这块蛋糕,因为其中的利润,太过于丰厚,同时还能给自己的公司贴金。
“robot”公司的说明书,会增加合作公司的名字,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免费的广告。
所以,方雪晴从秦数手上暂时接手这个项目,最想做的就是,半个月之内,能够谈成这笔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