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以为权贵之所以跟陛下唱反调,只不过是因为他们从中没有得到好处。
试想,如果陛下给他们好处,让他们从中获得利益了呢?”
“许给好处?胡说,陛下之所以要革故鼎新就是不希望权贵做大,把权利收归朝廷。
集权于中央削弱地方权贵势力尚且还做不过来,怎么可能在给他们好处,让他们获利?那样的话陛下的心血岂不是白费了?”
秦风微微点头:“先生担心不无道理,可是要知道如果一味的强力压制,那七国之乱或许会重新上演。
弟子想陛下大概也不想重蹈覆辙吧?”
公输峣心中波涛起伏,七国之乱他可太知道了,那个时候汉武帝刘彻还尚在年幼,也就是在汉景帝二年,御史大夫晁错上疏《削藩策》,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建议,于次年冬天下诏削夺吴、楚等诸侯王的封地。
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由于不满朝廷削减他们的权力,以“清君侧“为名联兵反叛,后因战略失当,被汉朝和梁国联手平定。
其实说到根上,七国之乱就是强大的诸侯王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
虽然及时的平定了七国之乱,大大削弱了藩王势力,可是当时的情况至今想来都心有余悸,如果不是七国战略失当,恐怕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现在的陛下宏图大略,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才要重拾先皇陛下的削藩策加强中央集权,但是可惜的是,还尚未谋划成功就胎死腹中。
公输峣不得不承认,秦风确实是分析的够透彻,看问题也的确是够眼光独到的。
“那么你针对这些,有何应对之策?”
秦风侃侃而谈:“俗话说堵不如疏,因势利导,徐徐图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躲在帷幕后面的刘彻此刻心里比公输峣还要波涛起伏,秦风字字句句都打在他的心坎上。
诚然,他是有些操之过急了。现在他也大概能够明白为什么祖母会及时的打断他的新政了,七国之乱仿佛就在昨日一般,老人家是不希望国内生乱呐!
可是诸侯王的势力又不得不削弱,这就很矛盾了。
他现在是急切的想要找到出路,寻觅良方,可以说已经到了病急乱投医的地步。
这一点也正好被儒家弟子看到,并且加以利用。
说白了,儒家一派就是一个投机者,他们摸准了汉武帝刘彻的脉搏,进而献计献策,妄图以一家之学说统治朝堂。
在他们的眼中,诸子百家争鸣,黄老之术已入朝堂,为何儒家就不能?
他们也要像那黄老之术一样把儒家发扬光大,为此可以说儒家学说弟子不遗余力的、削尖了脑袋也要挤进朝堂。
可是何其难也,大汉立国之初就奉行黄老之术,其思想已是深入人心,他们想要立刻马上取而代之,如果不走点捷径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眼下正好有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汉武帝刘彻少年天子,又急于求成想要做到中央集权,儒家弟子们就像是闻到了臭味的苍蝇一样蜂拥而上。
不过没想到的是,太皇太后窦氏出手太快了,一纸命令下他们就做鸟兽散,顷刻间灰飞烟灭。
刘彻本已经不抱希望了,可是秦风此言一出,又给他沉寂的内心注入了一股清流。
情急之下,他竟然脱口而出:“如何因势利导徐徐图之?”边说边撩起帷幕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