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和李二回锦西城内的这一趟,还带着那张能够压制疫病的药方。
虽然华菁认为凭着王太医的医术,一个压制方子还是没问题的,况且他们一行这些日子都在找病源,而王太医那边在全力研究疫病,不过沈若觉得万一能用得上呢?而且就算王太医弄出来一个压制方子说不定同华菁姐姐的用药思路并不相同,二人取长补短能找出更好的药呢?总之张三、李二回锦西城时是得了沈若嘱咐带上了华菁的药方子的。
于是他二人到大锦村时,也带了王太医他们在城内的方子,可惜看过之后发现王太医的药方子与华菁的药方子虽然不尽相同,却也相差不大,其中倒是有几味药用的不同,却也只是华菁的用药更温和而王太医用的药猛一些,但硬要说起来大锦村和城内相比原本情况便有些个不同,大锦村村民患病已久身体也更虚弱些,因此两张药方子之间也没有太大的借鉴意义,这让沈若有些失望。
又听张三、李二说锦西城内的疫病虽不如大锦村这么严重,可是各方各面需要处理的事情却不少,其中最难协调的就是粮食问题,而这也是锦西作为驿城最该解决的问题。
大小锦村的村民好歹务农,家家户户都有地种着,又喂了许多原本打算出去换钱的鸡鸭猪羊,村里各户储备的冬粮也颇丰,虽然病倒一片,却完全不必担心粮食的问题。
而锦西城内则有些问题了,这儿的各家各户粮食多半儿是市集上买的,自封城后,也算是断了买粮途径,若不是快要到年关了,家家户户购进了一些过年用的吃食,再加上锦西知府也算是个体贴民情的好官,虽然封城也第一时间上书朝廷开仓放粮,只怕锦西城内的百姓压根儿就撑不到现在,早就被饿死了。
尽管如此,锦西城的粮仓也是不够长时间喂饱锦西城上上下下这么多多张嘴的,在沈若一行人来锦西后的前几日便已经空仓了,或许沈若他们再不来锦西只怕城内也离暴乱不远,这倒是沈若当时在锦西城内不知道的事儿。
要说陈柏钦也是个极有能耐的,针对锦西城目前的现状,立马想了几个法子同时进行,一方面派了人去锦西几个疫情不那么严重的村落收粮食,因为许多村民的粮食卖不出去,而一些蔬菜瓜果类的食物不卖出去也会坏掉,那些村民倒是很愿意能换些银钱,不过对于那些个油盐米面能存上一段时日的粮食便几乎不太有村民愿意卖了,毕竟锦西城的瘟疫会持续多久谁也不知道,比起铜板他们还是更愿意将粮食留下自己的手上以求将来不会饿着。
因此另一方面陈柏钦又想法子联络了几个临近的城池买粮运过来,一些粮商手上的存粮不少,这样搜集起来量也不算少了,至于像京城求助暂时倒是没想过,毕竟实在太远了,等朝廷收到消息,再筹到粮食运送到锦西……只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而沈若听刚回来的李二、张三说起这些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沈若正在给萧霁熬汤,用的是冷青特意打下来的一只鸟,最近他们吃的都是干粮为主,这便是难得的大餐了。
李二、张三汇报了一会儿锦西城内的情况后,沈若又把张三唤去给华菁帮忙,华菁今日回到小木屋后便是给屋内洒了一圈不知道什么的药粉,然后眼下正在翻医书看看有什么能治愈这场瘟疫的法子。
这边沈若手里掌着勺,眼睛盯着正在火上烧着的小锅,嘴巴有些佩服地夸赞道,“幸好城内有小陈大人坐镇,换个人还真不一定能将这些事给办妥当了。”
“陈大人近来却是挺忙的,原本陈大人不放心主子在这儿想要同我们一块儿来大锦村看看主子,却临了又有许多事情急需陈大人处理,这才没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