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姬予越当然知道,当年皇上要将晋国公府还不足月的嫡小姐抱入宫中抚养,在朝堂内外几乎无人不知,甚至寻常百姓都听了些风声八卦了很长一段时日。
原因无他,当初的事情闹得实在不小,一方面皇上态度强硬执意要将人抱去宫内养想要制衡晋国公府,另一方面当初的定国将军也是年轻气盛死活不肯、态度强硬。
两方势力各有试探、交锋,就在朝臣们心惊胆战生怕晋国公府一怒之下会反了这皇权的时候,两方势力又不知为何极有默契的各退了一步,晋国公府同意将唯一的嫡小姐送入宫中抚养,而皇上则是愿意让以贤良温婉而闻名的皇后娘娘亲自抚养沈若,尊荣份例一应按嫡公主该享有的去办。
原本尊荣太盛未免有捧杀的嫌疑,若任意再换了哪个臣子大约都不敢让自家的闺女享受嫡公主的尊荣,怕自己的身份、地位承受不起这样的荣华反而引来杀身之祸。
偏偏定国将军当时也有一股子年轻人的冲劲儿觉得我晋国公府的人受了这样的委屈自然也该相应的补偿,就算是真正的嫡公主她女儿也未必稀罕,自然受得住这样的福气,晋国公府也有能保得住她的本事。
晋国公倒是也很赞成他的独子定国将军的这些做派,而且在这个举朝密切关注的时候,用据说是晋国公府的传家玉石打造了一块儿刻了沈若小字的玉佩,意味晋国公府独一无二的珍宝。
也因此几乎无人不知沈若在晋国公府受宠的程度,甚至盖过了沈渝之这位嫡子。
所以……这一块儿刻了“一”字儿、象征身份的玉佩即便没见过的人也知道沈若身上有这么一块儿玉佩。
在姬予越思索权衡的同时,沈若觉得若是不在姬予越将将升起打她玉佩的注意的时候打消他的念头,她这玉佩还真不一定保得住,“予越世子只知其一大约不知其二。”
“哦?愿闻其详。”
“这块玉佩既然是代表我身份的玉佩自然比一支头钗好使,事实上它能够在南楚各处的钱庄任意调银子……”
确实不错,这块玉佩不止是帝师暗令,也的确真正变成了一块儿代表沈若身份的玉佩,可以凭此调集晋国公府的势力,但也……只有在沈若的手中才能奏效。
姬予越心中一动。
而沈若不慌不忙接着说,“不过这块玉佩既然是姑娘家的贴身玉佩又是我晋国公府的传家宝自然不可流落在外人之手,因此若这块儿玉佩出现在旁人的手里……凡晋国公府以下势力……”
“见、之、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