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去姜母那里吃了早饭,姜琬照旧去学堂念书,临走前,他和顾玠约好,放了学一起去苏州城里的武馆报个名,学几招拳脚。
“要不要跟舅舅说一声?”顾玠犹豫道。
姜琬被他一问,才想起来,这事儿似乎要家里批准一下才行,正要拉他去姜徵的书房,又想到自从他穿来之后,从未和那个渣爹正常对过话,便打住了。
姜徵一定不会同意他放了学去习武健身的,只会把他训斥一顿,然后让家里人把他看管起来,决计没错。
“算了,我爹才没空管这些,咱们就悄悄的去吧。”
他不想让家里人知道。
“好吧。”顾玠也怕被阻拦,断了他习武的路,“我约莫着你快放学的时候去找你,和家里就说晚饭到外面下馆子去了。”
他刚从金陵过来,和自家表兄出去搓个饭也说的过去。
姜琬笑道:“孺子可教,说谎方面。”
顾玠红着脸回讽他两句,看看日头不早了,就各自忙去了。
*
州学里,新来的先生曾泰同样是个渊博之人,一上课就在讲台上政经论史,娓娓不倦,讲的也都是于学问科举考试有益实用的东西,只是太过跳脱,不接地气,讲的学生昏昏欲睡,东倒西歪,他却兀自端坐,一点不觉,只管以五个手指捋须。
姜琬一开始还能跟上他的节奏,到了后来,稍一分神,就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去了。
到了下午放学的时候,他脑子里云山雾罩的,根本理不清楚自己一天下来学了些什么,正收拾好书包垂头丧气地往外走,忽然曾泰叫住了他:“姜琬,你对为师的课还满意吗?”
姜琬犹豫半天,还是如实答道:“先生的课讲的精彩,只是思路天马行空,以学生目前的水平,尚难消化。”
“呵呵呵。”曾泰老神在在地又捋了捋胡须,从腋下夹的书本中抽出几页讲义:“这是我今日教的东西,你回去看一遍,有不懂的,明天再来问我。”
“多谢先生。”姜琬双手接过来朝他鞠了个躬:“学生感激不尽。”
受宠若惊啊。
感觉穿来之后真的很幸运,遇到的都是肯扶持他的人。
曾泰拍拍他的肩,笑着道:“宗永明对你期望很高,临走之前再三交待,一定要我将你培养出来,可我初进师门,对于传道授业解『惑』一途,尚在『摸』索阶段,难免力有所不逮,只能用这种方法帮你了。”
他在朝中做了三十多年的礼部尚书,一朝告老,竟被委派到州学来发挥这把老骨头的余热,面对一群调皮稚子,有点措手不及。
“先生何不把讲义发放下去,人手一册,岂不是更好?”姜琬感激之余,又疑『惑』了。
难道其他同学,他就不管了吗。
转念,他又觉得自己管的太多了点儿。
曾泰微微俯身,徐声道:“为师这几日先把其他学生的品行、个『性』,多做观察一二,再逐个施教,不急,不急。”
讲义人人发一份容易,只是遇上不爱学习的,放学就丢,白废了他的笔墨,岂不可惜。
姜琬脸一红:“学生失言。”
果然是管多了。
“快快家去吧。”曾泰也不同他计较,背上手,踱着步子先走了。
*
姜琬又在学堂中逗留一二分钟,把书包整理好,才出门去。
一出来门,就见顾玠穿着一身利索衣裳,手里握着一柄纸扇,在那儿等他:“琬表弟可真是用功,我头一回来就瞧见你是学生里头最后一个出来的。”
“表兄勿要再笑话我了。”姜琬一句带过。
总不能告诉他自己是个冒牌货吧。
二人一边说笑着,一边朝苏州城里的武馆走去。
这武馆是一户柳姓人家开的,在背街的巷子尽头,朱红『色』的大铁门,上面钉着铜兽环,大门两边蹲着一对太湖白石雕的巨眼石狮,门楼上虬栋虹梁,正中横着一块匾额,大书“柳家武馆”四字。
顾玠端详了好久,道:“这门面也太阔气了吧,莫非是专门培养武举人的地儿?”
姜琬也有点懵,看着这样的架势,太……太专业了吧。
“还进去吗?”
顾玠正在犹豫,忽然大门开了,里面走出一位身材精瘦,双目如炬的老人,见了二人,开口道:“二位公子有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