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舟之上,一旬时光很快过去,对于唐临他们而言,这一段时间很漫长,每天都防备着别人,不过好在终于到了目的地。
在大舟的这段时间,唐临与赫连城互相切磋,而后互相跟对方学习,前者了解识别草药、炼制丹药的方式与方法,后者学习怎么画符箓。
不过,每个人对不同的事情,都是有天赋加成的,唐临在炼制丹药这方面,确实与赫连城有差距,同样是一炉丹药,炼制出两种不同的结果。
在这之后,赫连城不再让他学炼丹了,说这样的粗糙活计,根本就不适合你,而唐临知道,这家伙是在心疼他的草药等原料,浪费一点都是钱。
而赫连城跟着唐临学习符箓,也不知刻画坏了多少符箓承载物,别说一件,哪怕半件成品都没有,后来两个各自放弃了,不过他们也达成了共识,以后可以互相换取,互惠互利。
与他们不同的是,苟矩俨然成为了那群孩子的孩子王,虽然他的样貌是个孩童,可真实的岁月年龄,怕是得有数百年或者更久远。
也是因为这样,那些小童在他的教导下,非常的听话,因为玄奇故事非常吸引他们,自从有了苟矩,这帮孩子都很少在外面疯跑了。
这一天,大舟停下,船上的伙计们开始忙碌起来,引导着乘客下船,而后还要去下面的城镇采买下一路程的用度。
虽然大舟之上的食、用非常充足,可他们还是要留余出来,以做不时之需。
唐临一行人也走出小院,来到大舟与渡口链接的位置。
在他们面前,是一座夹在两山之间的高耸城墙,他们抬头看的时候,那些云雾遮蔽住他们的视线,也就没能看出这座城强到底有多高。
在那座城墙上,写着三个大字,镇北关。
赫连城说过,东土圣洲属于儒家一脉,他们不求主动攻伐,但防人之心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在东土圣洲,城池非常普遍,容纳百万人中的大城,还有几万人的小堡,分布在大洲的东南西北,在地图上形成密密麻麻的点,其最大的方便在于,一城有难四方皆可赖援。
而东土圣洲,崇文久远,所以在这里的王朝,大多是文人掌握实权,而朝野上下多是修行者为官。
走下大舟之后,唐临与赫连城走在前,修为最高的苟矩走在后,那些小童则是走在中间。
一行人走到城门处之后,守卫们站在门口盘查,到了唐临他们这些人时,那些兵士面上露出惊讶,其中一个兵士将他们里面的管事人请来,上前盘问唐临,“你们是哪来的,要去干什么?可有通关文书?”
唐临掏出一张通关文书,递给那个兵士主官,这本文书是在穿云大舟上的,云翎宗的黄岭给他们准备的,而且还是北俱芦洲的通关文书,为的就是让他们这一路更加顺畅。
“我们是要去唐国儒家学宫。”
唐临将此行的目的说明。
那个管事的伍长,看了他身后的小童,然后又看了下唐临手中拿着的儒家学宫腰牌,赶忙放过通行,要是放在别人身上,他怎么也要揩一点油水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