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反对就有人同意,户部的刘大人出身商户,对于大清“士农工商”的阶级排名很是看不惯,他不觉得商人低人一等。可以说听到胤礽话,他内心是激动不已的:“启禀陛下,臣觉得陛下的提议非常好。以往黄河堤坝修建朝廷拨下去的钱款总是要被层层剥削,最后落到实处的银两实在有限,这也使得修筑河堤的时候用的材料一般,致使朝廷每年都要加固一次黄河大坝。”
胤礽点点头,说道:“刘爱卿继续。”
刘大人得了皇上的称赞,底气也更足了,说起来也更加有理有据:“……由于从上到下再没有一层层的剥削,皇商们拿到手的银子多了,再加上头上还悬着一把刀,因此修筑河堤的时候就好材好料,非常的用心。而且可以免除这一部分的徭役,由皇商花钱雇佣沿河两岸的百姓,这样还能改善一下当地百姓的生活。”
胤礽听着直点头,这位刘大人倒是个人才,跟他想到一处去了:“做得好自然有奖赏,毕竟不能太打击人的积极性。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凡三年不出任何事故的地段,负责该段河堤的皇商便可以从家中的子嗣里选出两名脱离商籍。”至于为什么不是直接除去商籍,实在是官商勾结的危害太大,就算是胤礽也不敢把步子迈的太大了。
最后这件事情直接交给了那位出声赞同的刘大人,刘清廉不过是户部的五品小官,如今竟然得了这样的肥差,实在是让人羡慕的很,有些也赞同皇上的大臣,暗自懊恼自己站出去的太晚,让刘清廉捡了了个大便宜。
之后胤礽又跟众人讨论承包黄河堤坝的具体事宜,首先,每个皇商承包黄河河堤的工程,最少五年,最多只可以承包十五年,十五年后,这个工程就要换人来做;其次,免除商籍的家族子弟必须没有任何违法乱纪的不良记录;最后,皇商的身份以及黄河河堤的工程也要重新进行海选。
当然具体的事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讨论完的,这个需要具体负责此事的官员进行完善,胤礽也不过是在朝堂之上讨论出一个大体框架。
犹有余力的胤礽干脆把精力全用到了朝廷上,开始了进一步的查缺补漏,胤礽的加入使得胤禔等人缓慢进行的项目全部开始快速的运转起来,一时间成果喜人。
海兰珠则带着翰林院的几位老臣开始编纂启蒙学院的书籍,她打算将数理化一些东西也添加进去,最近看起来比胤礽都要忙。
一开始翰林院的老臣们对海兰珠提议相当不满,不过海兰珠是谁,她虽然前世文化水平一般,但是今世有金手指加持,她的才学可是连博学多才的康熙帝都称赞不已,区区几个翰林院的老学究如何是她的对手,没过多久这些人就对海兰珠心服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