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
周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为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出现了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
春秋时期各国的兼并与斗争,促进各国、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不同族属间的接触与融合。经过这一时期的大变动,几百个小国逐渐并为七个大国和它们周围的十几个小国。
而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在那烽火连天的战国时代,各国混战不休,战国七雄秦齐楚燕赵韩魏之间你争我夺,可在同样强大的七个诸侯国中,为什么秦国能够力战群雄,统一天下,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国家?”
看到这里,马卫民是有些打脑壳的。
虽说写剧本概述写一些故事背景在里面无可厚非,也可以更方便让其他工作人员理解,但明明剧本名字叫做《大秦帝国之裂变》,那就围绕着秦国写一写就行了撒,去扯什么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干什么。
心里面刚冒出的一点惊喜的小火苗顿时就有些摇摇欲坠,这真不愧是唐易的练手之作,一点都没有辜负这个词语。
余光瞅了瞅彭志远,见他坐在椅子上气定神闲的,看起来像是很有底气的样子。他虽然和彭志远在才共事不久,可也知道彭志远是个做事情比较靠谱的人,既然他这么成竹在胸,那肯定是有原因的,随即把目光收回继续看了下去。
“在群雄逐鹿、山河日变的‘大争之世’,在英雄辈出、百家争鸣的战国初期,华夏大地的西陲正在经历一场亘古未有的‘黑色裂变’。”
马卫民眼前一亮,这句话倒是写得很有水平,而且也点题了,忍不住轻声念叨了几句“黑色裂变”。
越念越是有感觉,然后逐字逐句开始审阅剩下的概述内容。
“······
卫鞅拜左庶长后,颁布命令,禁止私斗,平民有战功可以封爵,取消封地,废除井田等一系列主张,朝野之间,不啻于天翻地覆。秦国那些前朝权倾朝野的大臣,却对卫鞅刻骨仇恨。
卫鞅通过城门立木为信,在民间赢得信任。公正处理河西村村民群斗,一次斩首七百余众,在所有秦人的内心里深深地烙下了“法”的烙印,由此变法使得秦国蒸蒸日上。
为了能够得到秦王室更坚定的支持,卫鞅在红颜知己白雪的理解和劝导下,与秦孝公聪敏贤惠的妹妹荧玉公主举行了大婚。
卫鞅的第二批变法法令陆续颁布以后,更是朝野沸腾。法令中取消贵族封地,是破天荒的创举,秦国贵族视他为寇仇一般。
在河西村私粮变成泥沙,太子怒杀村民事件中,卫鞅废黜了太子,流放边境,太子的两名师傅公孙贾被放逐陇西牧马,嬴虔被削去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