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剑指徐州
在郭轩满怀失望和愤懑离开后的当天,赵竑也离开了军营,先是沿途考察屯田,和畜牧业的进展情况,再到虎须沟和黑龙山的藏金秘窟去看了看,然后回老巢飞云岭住了两日,最后才向下邳县城而去。
这一路逛下来,通过向王元春,杨东,潘雄等人询问了解,算是比较详细的摸清了自己的家底。
目前自己所辖一府三州二十八县,地盘总面积约三万平方公里;人口七十多万,军队数量十四万左右,共有土地一百八十万亩(其中军队屯田约四十万亩,民田有一百四十多万亩)。
现存军粮四十多万石;副将以上战将五十余名,各级文官三百余人。
境内有铁矿两座,隐蔽金矿一座,储存金子一万多斤(按铜钱换算一百多万贯……
虽然军民比例有点不协调,但处于乱世,军事斗争乃第一要务,也算再正常不过的。
如此规模,是可以登基玩玩的了。
王元春等人藏着掖着,想让自己主动一些没关系,自然会有人助攻的。
别人不说,潘壬肯定会的;此人以拥立自己登基为毕生之志,是自己走到今日这一步最原始的第一推手,他也为此付出了家破人亡的惨痛代价,朕怎么能再令他失望呢。
“主公,某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虽不提劝进之事,但力请跟在身边,意图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王元春说道。
“嗯,你说吧。”赵竑若无其事的道。
王元春低声道:“主公,自古成就大功业的帝王,身边莫不有自己的一帮原始骨干;比如樊哙,萧何,夏侯婴等之于刘邦,他们原本就是刘邦的老相识。
再比如长孙无忌,杜如晦,秦琼,尉迟恭等之于李世民,他们可都是秦王府的人。
后来虽陆续有新的人才加入进来,如韩信,张良,魏征,李靖等人,但之前那些人始终是最得信任,也是最可靠的。”
王元春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就是登基后要优先重用原王府中人。
赵竑没有表态,只是笑了笑道:“我现在在考虑另外一件事,想听听你的意见。”
“主公请说。”王元春颇有些失望的道。
赵竑道:“你当知晓,这山东乃孔孟之乡,文臣大儒出过??少,但千余年来没出过一位真正的帝王,可见这齐鲁大地虽文气旺盛,但王气不足,我在其境内登基,怕有点不合适吧?”
这话并不完全对,齐鲁大地是出过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大齐政权建立者黄巢,西汉废帝刘贺,哀帝刘欣四位正牌皇帝的;以及一些趁乱世起兵,过把皇帝瘾就死的狂徒,远的不说,就红袄军中就有好几位。
比如杨安儿在莱州称帝,改元天顺;郝定建立大汉政权,称皇帝,改元顺天等等;但现在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化作了一堆朽骨。
后来的李全拥兵最众,但始终没有迈出称帝这一步,就凭这一点,他就该比之前那些人活得久。
但赵竑这话也没太大毛病,他口中的真正帝王是指刘邦,赵匡胤,李世民这等成大气候的人物。
王元春一听,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心说主公莫非又想找借口推辞登基了么。
那怎么行,这样搞下去队伍真的会散的。
思忖半晌,便道:“主公乃大宋正统,早就该在临安城登基的,如今在山东境内登基,不过是权宜之计;日后回临安再重新登一次基,也未尝不可的。”
赵竑听了,忍不住呵呵一笑,随口问道:“我且问你,自古以来,可有两次登基的皇帝么?”
王元春认真想了想,回道:“有的,晋惠帝司马衷,唐中宗李显就是!何况主公乃非常之人,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也未尝不可!”
“呵呵,别说,还真是有的。”
赵竑又是呵呵一笑,心说还有叫门天子朱祁镇,宣统皇帝溥仪也是的呢。
王元春趁机又道:“况且他日功成,汴梁作中都,临安作南京,现在登基的地方就唤作东京,也未尝不可。”
嗯,这话倒说的不错!
赵竑暗赞了句,突然指着远处沛县方向道:“我其实比较中意在沛县登基,那里是汉高帝刘邦的故乡;刘邦建立大汉朝,其国子民已成为咱汉人的代称,选在那里,对凝聚我汉人信心,重塑我汉人魂魄,都有着莫大好处!”(当初与罗滔交接的六县中,就有这个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