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上武馆才知道,甄深每个礼拜都要去学手语。
学校与武馆一个方向。
两家大人就培养小孩打成友好战略合作伙伴。
看周末谁有空,一块把小孩送了。
两家皆有共同的难处:养孩子的痛。
甄深的残缺,笙歌的顽劣,让两家家长迅速交心,彼此间惺惺相惜,都感叹彼此不容易。
平时,买东西、做菜,都会给对方留一份。便是买衣服,看见合适的,也会给对方买一件。
甄妈妈也会教杨勇带娃,“又当妈又当爸,不是那么好当的。”
“尤其是妈妈。”
“所以,你要比常人更耐心、细心与爱。”
“笙歌现在这个模样,与这之前爸妈角色的缺失有关。”
杨勇对这个女子很是敬重,她的身上自带宁静娴熟气质。
仅仅凭笙歌愿意让她靠近并会乖巧听话这一点,杨勇便觉着她的话,该听。
“另外,我建议你带笙歌去心理咨询师那里看看。”
“你什么特点,笙歌的性格发展,两人该如何相处,心理医师能给出专业建议。”
这话里还有另外的含义。
能一言不合背包离家出走,还能暴起拿砖头打大孩子,这不是一般小孩会做的。
而杨勇的性格,也没有那个能力拉得动笙歌。
杨勇点头。没多说。
他想到在山上树上找的笙歌的那一眼,薄凉得像个动物。
周三,杨勇拿一份问卷走到在地上做深蹲的人旁边,从皮夹子里拿出一张五块钱,“过来,问你一些问题。”
笙歌停下,拿衣服擦擦汗,沉默地走上前。
杨勇坐在地上,平视着她,一个一个问问题,说选项。
笙歌一个一个给了。
周五,笙歌学武回家看到一个陌生男子坐在沙发上。
警惕。
杨勇介绍人,“叫叔叔,是爸爸的一个朋友。我要做饭。你陪着他,照顾客人。”
笙歌抬头睨了一个眼神,径直回房间放书包,开始师傅交代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