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出使四
这一句话,让夏言浑身一震,几乎不能自已说道:“怎么可能没有徭役啊?”
老头骄傲的说道:“雍王殿下,爱民如子,除却兵役之外,没有任何徭役。”
夏言心中倒吸一口凉气,心中对东雍忌惮一下子提高了好几个数量级。
雍王穷兵黩武,夏言并不害怕,但是就害怕这样,这分明是民心归附了,而且徭役啊,东雍居然没有徭役。
对大明百姓来说,徭役远远比赋税可怕的多。
单单是赋税,咬咬牙还是还上,但是徭役很多什么都要人命啊。自古以来徭役都是民生疾苦的重要部分。
不是没有人想在这上面做出改变,比如王安石,王安石变法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役法上的改变。
但是即便是王安石也没有想过免除劳役。因为需要的财力太多了,从这一点上,夏言就能看出东雍绝非一个草台班子。
“兵役重吗?”夏言说道。
“前几年重一些,不过,殿下知道我们的苦楚之后,这几年就没有打仗,让孩子们都回家了,虽然还有一些在外面,但也能每年回家一趟。”老头说道。
夏言与老头谈过之后,心思一直放在老头的话上。
“大人,我们接下如何行事?”夏言身边的锦衣卫仆人说道。
安顿下来可不容易。
大员大部分客栈都在港口区,而不在大员城之中,夏言只好去官府驿站住了一晚上。
不过,夏言并不知道驿站根本就是绣衣卫的据点。
夏言说道:“先深入东雍内部,然后去南都看看,全面了解一些东雍到底是怎么样的。”
夏言心中暗道:“这里是雍王经营时间最长的地方,这里如何并不能说明整个东雍如何。”
夏言在大员休息一晚上,就开始了自己的征程,他从大员一路向东,首先看到是官道,已经官道两边整齐的田地。
或许有些看现在中国一眼看不到边的田地习惯了,以为古代这些这样的,那就大错特错了,首先古代耕地开发率没有现在这么高,因为很多地方古代是无法种植,现在却能种植。
其二,就是土地归属于不同的人,根本没有人做过统一的平整。
但是东雍却不一样。
东雍的田地全部是被集体开垦出来,也是以官道,河流为依托开拓出来的,所以比其他地方的土地平整的多,一眼就能看过数百亩土地,直接到远处的树林之中,水利工程做的非常好,地头都有饮水渠,能直接灌溉土地。
在现代看,不过司空见惯,乃至于已经落后被淘汰的水利工程,在夏言看来,几乎不可思议。
夏言沿着灌溉渠走,终于来到了雍江之上。
雍江现在是旱季,水很少。但是依旧一个大水车执着的将江水一点一点的打起来,倒入灌溉渠之中。
甚至有人水车上面有大大扇叶,风一吹就转动,在风力的推动之下,开始提水。
夏言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这样完善的水利工程,在大明也没有多少。
夏言看到取水之处有块石碑,上面写着三个大字:“陆公渠。”反面写着陆完在东雍的种种事迹。
夏言轻轻拍着石碑,暗道:“没有想到陆尚书还有此等功绩,单单这陆公渠,数百年之后,陆公也有人祭祀。只是不会有人去想他与宁王之间的事情。只是陆公功绩却成就了雍王,雍王有此地做根基,粮草必然充足,人心归附,此乃不可攻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