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出战淡目国
南斗宫外的大广场之上,无数士卒静静的耸立着。好像是一面旗杆。
正对南斗宫的地方,已经建起一座高台,这高台是用木头搭建的。临时放在这里,等仪式过后,还要拆除掉的。
这个高台就是拜将台。
今天,朱厚煌就在这里举行拜将仪式。
在这个问题上,杨慎几乎与戚景通打起来了。
杨慎身后的文官,绝对不想看见一个武夫压在他们头上的政权。而戚景通在东雍待久了,也恢复一些自信了,最重要的是,他就要下台了,但是戚继光还要在军中混,如果朱厚煌给军方的这个面子,在他的手中丢掉,他戚家根本无法在军中混下去了。
所以,他必须据理力争。
但是朱厚煌一言而决,谁也不敢反对。
抬高军人的地位,从朱厚煌到东雍那一天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变过。朱厚煌也不想变,很多时候,矫枉过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杨慎没有多争执,不过在杨慎看来,朱厚煌这样做,很明显是继承正德衣钵的样子。
每一个人的眼中就有不同的人物,在文官眼中,正德是实在是一个荒唐无比的皇帝,但是在大明的武人眼中,先帝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有一点很好,对武人好,能打胜战,江彬许泰等人在文官的眼中那是『乱』政,但是在很多武官的眼中,那不过是恢复太祖成祖时候的规矩。
在太祖成祖的时候,一个封爵的武将压制一些文官,那才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谁让武将没有话语权啊。
杨慎对这一点,并不反对,毕竟要靖难起兵,继承正德的政治遗产是最好的选项。但是杨慎做在文官之首的位置上,必须反对,否则不能给下面人交代。
“孤将数万大军,就托付给将军了。”朱厚煌站在高台之上,将象征着军权的印信与宝剑都交了俞大猷的手上。
俞大猷激动的脸『色』通红,单膝跪地,双手结果,说道:“臣必得胜而归。”
“万岁万岁万万岁。”四周的士卒,高呼之声,震耳欲聋。广场地方虽然不小,但是装不下所有出征的士卒,所以,能站在这里的人,都是优中选优的得力将士,很多都是朱厚煌带过的旧部,弟子。激动无比,一声高喊起来。
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朱厚煌与俞大猷说了什么,下面已经听不出见了。
俞大猷手中的印信与长剑都是临时制作的。印信是征淡目总兵印,一印一用,这一战之后,就要封存,但是长剑却不一样了。这长剑是陨铁所制,是东雍所造的第一流宝剑,被献给了朱厚煌。朱厚煌拿来当做仪剑,而现在更是赋予这长剑其他的使命。
这个使命,就是专征伐,代表王命先斩后奏之权。
这柄长剑命曰承运。大将出征的时候,君王亲自赐予,然后大战归来,还需要奉还。
俞大猷得剑印之后,身后有两名龙骧卫,一人抱印,一人持剑,跟在俞大猷身后,俞大猷行礼之后,下了高台,翻身上马,从高台之下走过,然后下面的军队一支支从高台之下走过,每走过一支,就高呼万岁。
朱厚煌看着这些虎贲之士,心中大喜过望,暗道:“有这些将士在,区区淡目小国,何足挂齿。”
仪式结束,朱厚煌刚刚下了高台,吴凤仪就匆匆赶过来说道:“殿下,爪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