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福建
为什么这么啊。
因为东雍集团崛起谁受益最大,就是福建。
福建本就是跑海的传统,而东雍崛起之后,本来跑海的福建人都投奔朱厚煌了。
比如想东雍水师,雍军征兵都必须是东雍良家子,但是雍军水师也有数万之多,他们的出身大部分都不是东雍良家子。
东雍岛的人口基数负担雍军,比例就不少,更不再负担雍军水师了。甚至因为东雍负担不起,雍军都有削减,而东雍水师却是有增无减。
为什么?
因为东雍水师大部分都是福建人。
在朝廷重申海禁之后,那些能跑到东雍的人,都是一些什么人,大都都是福建人。
东雍都是福建人,有些过的,但是东雍有三分之一的福建人,却是确凿无疑的。这么福建人,身后牵扯着不知道多少亲戚,还有各地因为海贸生意牵扯的福建人。
起来整个福建与东雍的关系最为紧密。
这样的民间基础,对福建百姓来,东雍那是亲戚,对雍王也非常有好感,但是对万里之外的北京,就没有什么好福
当然了福建并不是没有反对雍国的人,甚至还很多。
毕竟雍王对士林什么态度,大家都知道,即便不知道的,看雍王的所做所为就能看出来,在大明作为储相的翰林院,在雍国根本没有对应机构。
如果非有的话,那应该是雍国太学的一部分。吏试考试内容,与科举相差太大了。四书五经在里面只是占据了一部分。
而且居然采取的是王阳明心学的解释。
简直是大逆不道。
不过,这些人存在并不影响了。雍国攻略福建。
因为很多人都是关联的,在福建这地方也没有绝对的对立,这些士林大族,也是要吃饭的,与海贸有所关系的,即便是没有关系,但是他们也绝对没有为下大义,下道统,牺牲自己全家的想法。
朱厚煌对这种只存在于口头上的抗议,根本不放在眼里。
而且福建地理上原因,他的精华地带都是沿海的平原,朱厚煌海军占优,很容易攻下来,也好占领。真得是授不取,反受其疚。
“殿下,大员到了。”
朱厚煌出了船舱,果然大员港就在眼前。那种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朱厚煌一时间感慨万千。
朱厚煌一下船,就看见以戚景通为首,汪直,俞大猷所有将领都来迎接朱厚煌了。
朱厚煌与所有人寒暄了几句,就来到行宫之郑
本来以朱厚煌的心思,将行宫改为雍南府衙,但是被拒绝了,成为雍王别宫。
所有人都坐定之后,朱厚煌第一句话,就『插』入正题了。问道:“扩军准备如何了?”
戚景通道:“殿下,臣已经扩军十万,搭了二十个营的架子,已经填充的差不多了,可以随着准备做战,但是问题是再向扩军就不大容易了,各路的县兵都填充进军队之中了,东雍民间的劳动力已经很缺乏了,所以再征召士卒就毕竟困难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府库之中,武器也不多了。”
朱厚煌也知道。
征兵十万,东雍负担就已经不少,然再继续征兵,几乎就是向竭泽而渔的道路上走下去。而铁场的产出虽然多,平时也有储备,但是武器还是不能武装二十万大军,武装十万大军,已经是精尽所能了。
朱厚煌忽然问道:“少府还有别处有产能吗?”
许松道:“臣虽然已经在南都各处派人探测铁矿了,但是一时间还没有收获,除却铁场之外,殿下如果还想要铁的话,只能想办法从福建采买了。”
朱厚煌道:“黄士龙。”
黄士龙道:“臣在。”
朱厚煌问道:“有把握控制海面吗?”
黄士龙道:“请殿下放心,海上永远是我们雍国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