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前。大周国,新王初登王位。
年轻气盛的大王野心勃勃。依仗周国兵强马壮,第一个旨意便是开疆辟土,征伐列国。
而代国,地处沿河流域,广阔的平原,良田万顷,美丽富庶,养育数百万的百姓黎民。
代国紧邻周国,两国即是友邦,又是敌邻,彼此压制着,竟也平安无事的读过了数百年。
直至,周国新王,周政登位。他突然一反常态,打破了两国之间,数百年的平衡,撕下了平和的伪面,代国成了他扩充疆土的第一个目标。
可是,代国也并非孱弱易欺。
代国大将,李珅及他们李氏一族,祖孙三代中便有数十位将军,个个能征善战,戍守一方平安。即便是到了,李珅这一代,李氏的辉煌不再,可李珅和他的儿子李默,仍是代国之栋梁,卫国安邦的柱石。
大周国内,文武百官皆知,此时攻打代国,绝非良策,更何况还有,越,卫,宋,陈四国在周围虎视眈眈。
周政似是抱着你死我亡之态,坚定的攻打之意,不容任何人质疑和动摇。
一众反对之臣,在他的贬谪,杀戮的敬猴之下,纷纷闭上嘴。
大王决意攻代原因,无人得知。再加上,还未登位时的大王,曾作为质子在代国呆过两年,于是便有流言传出,大王定是当时在代国受到了不公的屈辱,所以怀恨在心,意图报复。
且不论流言的真假与否,战乱由此开始了,却是不争的事实。
上官家与李家的恩怨,也由此起始了。
只是,周代两国,势均力敌,不相上下,谁都未能在这场战事里讨到便宜。于是,他们之间,开始了长达半年之久的对峙僵局。
在这半年里,双方相持对峙,彼此互不相让。岂知,忽然有一日,李珅父子被代王召回,之后不过数十日,便传出了李家被满门抄斩的消息。
上官季缓缓睁开了紧闭的双眼,眼神里的流光微转,意味深长。他注视着眼前的李宛,问到:“为何要对我坦白?”
“您可知,李家为何被满门抄斩?”李宛同样注视着上官季,冷声问到。
“叛国?”上官季轻声说到,带着满满的疑惑。
“对,叛国。”李宛用深沉的话音,肯定了上官季的疑惑。继而,又问到:“可是,这个理由,您相信吗?”
上官季皱紧了眉头,眼神里异样的流转更甚。
“一张伪造的降书。”李宛清冷的注视着眼前的上官季,淡淡的口气,不带半分温度,“仅此而已,李家三十多口,全都因此而丧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