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势力,传承百年,雄踞一方,早有不臣之心。”
“况且举孝廉选拔官职制度,早已经成为了世家豪门扶持党羽的手段。”
“全然失去了最初的本意。”
“陛下此举,虽有动荡的可能。”
“可实为利国利民之英明决策。”
“臣诸葛亮,谨遵陛下旨意!”
卧槽你个猴子!
听到诸葛亮的话,几乎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天子年少轻狂,处事冲动。
一时震怒,扬言取缔豪门举孝廉的制度。
小皇帝少不更事,你诸葛亮难道也不懂事么?
亏你丫自恃经天纬地之才。
不劝谏陛下也就算了,竟然还跳出来力挺。
趋炎附势之辈。
说白了,就是马屁精一个!
鉴定完毕!
群臣不解诸葛亮的用心,情有可原。
可刘协却对诸葛亮的话,却是十分欣慰。
至少在关键时刻,这位诸葛孔明敢于和自己冒险奋进。
君臣一心,自然无往不利。
“陛下高瞻远瞩,打破世俗枷锁。”
“不畏惧豪强,推行新政。”
“我大汉江山未来可期。”
“老臣,也附议!”
正当群臣还没从诸葛亮带来的惊愕中回过神来之时。
士孙瑞和杨彪,几乎同时踏前一步。
双双跪地高呼。
呼~~~~~~
呼~~~~~~
杨彪和士孙瑞此话一出,朝堂顿时一片哗然。
众人的惊愕之色,甚至比刚刚听到天子宣布新政令更甚百倍。
诸葛亮是庶族出身,力挺天子新政,还尚且说得过去。
毕竟所到底,新的政令,完全颠覆了出身。
可以称得上是任人唯贤。
别说是诸葛亮。
就算是贾诩徐庶等人都跳出来力挺天子,这也在群臣的意料之内。
但杨彪和士孙瑞,则完全不同。
无论是士孙瑞还是杨彪。
那可都是响当当的世家豪门。
尤其是杨彪所在的杨氏一族,那可是能与四世三公的袁氏一族相提并论的门阀世家。
弘农杨氏,四氏太尉。
家室之显赫,完全不输袁绍半分。
当初天子御驾亲征虎牢关。
杨彪以一个小小的京兆尹,同王允士孙瑞等人共同辅政却没有任何人敢有非议。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因为其背后庞大的门阀势力。
这两个人竟然同时站出来力挺天子推行新政。
这已经完全颠覆了群众的三观。
就在这朝堂之上。
很大一部分官员,正是依靠杨氏门阀入仕为官的。
杨彪和士孙瑞都已经站出来为天子摇旗呐喊。
试问满朝文武,还有何人敢说出一个不字?
这一下,好起来了。
随着杨彪和士孙瑞的话说完。
短暂的哗然之后。
文武百官迅速分两列,纷纷跪地,对着刘协躬身跪地叩拜。
“陛下圣明,臣等附议!”
“谨遵陛下旨意!”
看着满朝文武尽皆力挺自己。
这一下,倒是轮到刘协目瞪口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