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吾这段时间在干什么呢?其实也没什么,就是给司马懿等人设下了一个局。而这个局呢,虚虚假假,假假真真。原来刘学吾出征的时候,并不止带了三万骑兵,而是后续部队还有八千步卒,这是原本刘学吾用来运输粮草的,骑兵不方便大量携带粮草。而所谓的骑兵消失无踪,其实是刘学吾下令让自己的大儿子刘阳先率领骑兵前进占领着擂鼓山。至于没有动静,不被司马懿事先发现,那是刘学吾在每匹马上的马蹄上包上一层棉花。棉花弄湿,马匹奔跑过河的声音就被掩盖住。而且时机选择的恰到好处,正是司马懿等待到天亮的几个小时里面完成的。
骑兵的机动性极强,加上又是提前出发,所以司马懿才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至于那些拍出来的小队斥候,则是刘学吾亲自带队,用着这八千步卒制作陷阱,一个个杀了或者捕获俘虏。就连刘学吾都没有想到这心理战的效果会出奇的好,这也没办法,谁叫司马懿多疑,就好比另外一个时空里面诸葛亮空城计都吓住他,乃至诸葛亮死后都能借用木人计吓跑司马懿。这都充分的说明这司马懿的个人性格和行事。
这个大胆的计划可是刘学吾针对司马懿此人的性格制定的,当然了这也是赌运气的,要是这司马懿不像另一个时空那样,或者说那些野史都是假的,估计他刘学吾这次就得吃大亏了。不过刘学吾现在还要感谢一个人,那就王朗,也就是他无意中帮了刘学吾的一个忙。把司马懿引导到擂鼓山,要知道擂鼓山此地易守难攻,乃是古代武王伐纣的时候姜子牙在此设下战鼓阵,鼓舞士气大破闻太师十万大军此地。故而名为擂鼓山。此地地势极为险要,虽说比不上虎牢雄关,但却是方圆百里进入陈留县范围的必经之路。要到陈留现在最近的就是走擂鼓山下的那条官道,不然就得重回虎牢,往南下绕道。可这都不符合刘学吾的利益所在。
刘学吾知道要进入陈留必须通过这里,而除了通过这里还要消灭司马懿这支军队。终于占领,刘学吾更乐忠于杀敌。这也是刘学吾用现代人的思维去看待这些事物,行军打仗胜败乃兵家常事,根本就不要也不会去计较一城之得失。而司马懿等人却是被刘学吾的做法给迷惑了,先是遭遇了先头部队却不袭击,接着又避开与司马懿等人的正面冲突。这一切都隐隐在暗示着刘学吾志不在此的假象,让他们以为刘学吾想先夺下陈留。而这一切的布局可是一环接着一环,让人不得不进入误区。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刘学吾认为司马懿此人必定会从上次的大战中总结经验。而上次大战之中最为惊险的就是刘学吾骗出司马懿主力,然后绕到其后袭击虎牢关。
这就等于让司马懿误会自己等人会带着骑兵去袭击陈留,而现在司马懿等人恰恰就是这么想到。完全是被刘学吾牵着鼻子走,因为这夺敌占城的方式是诸葛亮喜欢用的,却不是他刘学吾的个人风格。他要的是城占人灭,无后顾之忧。在刘学吾看来,诸葛亮厉害吗?很厉害,要不历史上也不会称呼他为诸葛神算。可是在厉害的人,他也是人啊。他有他的思维局限性,有他的知识误区。在当时用他的时代眼光来看,他没错。但是在从后世穿越而来的刘学吾眼中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刘学吾一向信奉的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有生。刘学吾不仅对外族如此,他对于自己的所有敌人都是如此。也正因为这样他在能稳定北方数十年。
就在司马懿等人带着大军感到了擂鼓山下,终于发现了一些异常的情况,地上的草丛有被重物碾压过的痕迹。看到这些痕迹追踪到官道上就不见了,众人看着这一切就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仲达老弟,你看着刘学吾的骑兵竟然神不知鬼不觉的穿过我们的后面的防线。按照时间计算,此刻他们正在攻打陈留了。“王朗不得不着急的说道。
”王公放心,陈留那边我早就让我长子司马师率领八千人马配合那三千守兵留守。想必现在赶回去还来得及。“司马懿一句话,让全场紧张的气氛一下子缓和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