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由于很多战争战线过长供给比较麻烦,所以武器弹药就要集中运送到一个地方,然后储存。
但是长时间的保存武器,保养就成了一个大难题,而桐油可以很好的减少武器因为保养不善而损毁的几率。
恰恰中国是桐油的出产大国,被称为桐油的“故乡”,更是此时全球唯一的桐油出口国。
从清末到民国,桐油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使得这个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在艰难困苦中踽踽独行。
二战爆发之前我国是桐油的主产区,年产量约占全球的90%,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
即便是多年之后,在40多个引种的国家当中,也只有巴拉圭和阿跟廷算是成功了,但质量仍然不如国产的,干燥时间比大约是8分钟对12分钟。
而美国和苏联等其他国家干脆就一直没有引种成功,所以只能掏钱购买,1937年民国出口桐油达到10万吨,居所有土特产之首。
特别是在二战前夕,各国疯狂的军备竞赛,把桐油的价值推上了顶峰。
比如当时的美国,其国内850种工业品,都直接依赖桐油进口,需求量达到了数万吨。而这些给当时的国民政府带来了每年近亿元法币的外汇收入。
到了二战时期,桐油更是成为了咱们与盟国联系的一个重要筹码。
《桐油借款条约》,为中国拿到了美国高达2500万美元的贷款,而中国只需要分5年偿还22万吨桐油即可。
尽管在美国的“强盗风格”下,《桐油借款条约》也充满着大量屈辱性的内容,但意义却十分重大!
一是在抗战最困难的几年,获得了一笔解燃眉之急的援助,更重要的意义是,这是自民国二十六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获得的第一笔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援助”。
换句话说,这笔贷款可是救命钱啊,其为处在危亡之中的中国,带来了大量的战争物资,有力的支持了抗战。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叫做陈光甫的人。
此人在民国时期被海内外誉为“中国最优秀的银行家”和“中国的摩根”等称号。
1914年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并由此成为上海银行公会会长,一度是上海金融界的领袖,也是支持常校长的江浙财阀重要人物。
早年即为北伐军筹办军饷,1927年出任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时兼任多家银行的董事。
抗战爆发后军费大增,国民政府脆弱的财政能力已近崩溃,严重需要外援,而奉行“孤立主义”的美国对援助中国却不甚热心,陈光甫临危受命,出任战时大本营贸易委员会主任。
挂中将军衔,负责与美国谈判借款事宜。经过他和驻美大使胡适的不懈努力,最终促成了数额为2500万美元的贷款。
而当时的中国已经没有什么好抵押的了,连海关税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于是出口桐油便成为了担保物资,史称中美“桐油借款”,民国二十八年和民国二十九年他又促成了两笔总额为4500万美元的贷款,为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少人认为,桐油借款是继1933年棉麦借款后美国对中国的第一笔援助性贷款,其重要性在于,它标志着美国对东亚的外交政策有了微妙的转变。
这项政策不断产生连锁效应,进而促使英国提供贷款作为中国购置卡车及稳定法币的用途,并对中国坚持长期抗战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
“邱莹医生,您找我到底有什么事儿啊?”
月落星稀,范文林房间外面的梧桐路上,狗蛋正一脸疑惑的看着面前的邱莹。
晚上狗蛋一般都不出门,其实他的工作主要就是照顾范文林的生活起居,虽然范文林并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他照顾。
但是这是他作为这间屋子的被雇佣者所自认为的责任,所以除了范文林的命令,他基本上不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