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种传统是一代代遗传下来的,所以这些孩子的父辈祖辈从小就是仇敌,可谓见面不说话,一说话便要打架的地步。
也不知道这么多年湖里乡为何没有分崩离析,就如那三晋之地一般,改朝换代,易姓自立。
总之,湖里乡还是湖里乡,里面的孩子每天都会打得头破血流的回家,父母见了也只会问打你的那个小孩怎么样?若是对方只是一点小伤,可能还要遭到父母的责骂。
这种传统直到鲁穆的出现而改变了。原因很简单,他成了湖里乡的第一个皇帝。
鲁穆很能打,比他年纪长比他块头大的孩子都不是他的对手。鲁穆还很聪明,他知道光凭蛮力是不够的,他要让湖里乡的孩子王都服他,他才能称霸湖里乡。
那么他是如何让那么孩子王都服从他的呢?很简单,说服他们的父母,合纵连横。
或许他早就看出湖里乡的那些大人虽然默认自己的孩子整天不务正业,据地为王,相互争斗,但是大人们已经厌倦了这样的互相伤害,转而想要统一乡里,一起为湖里乡的发展共助力。
所以当鲁穆敲响族里的警钟,又在赶到祠堂的大人们的怒火中,说出了他们想做却又不敢做的事时,湖里乡的族人尽皆沉默了,最后由族里德高望重的十位长老主持大局,废去了当时名不副实的族长改立鲁穆的父亲为族长。全面实行湖里乡的统一大计。
至于为什么不把敢于提出这个大计的鲁穆立为族长,原因是鲁穆年纪还太小,等到长大以后可以接过他父亲的衣钵。
但其实,鲁穆看得很清楚,十位长老与旧族长的矛盾由来已久,借此机会新立一个听话的人罢了。
而鲁穆的父亲正是这个傀儡,因为鲁穆的父亲是乡里脑子最傻的。
鲁父的傻兴许就是喝酒喝的,鲁穆十岁以前,鲁父一壶老酒下肚便要开始打人。鲁穆的母亲就是被鲁父生生逼走,而鲁穆因为年少力小几乎是被毒打长大的。
等到鲁穆十岁以后,喝醉酒的鲁父就不是鲁穆的对手了。经过几次惨痛的失败之后,鲁父学乖了,喝酒从不在家里喝,因为他怕一旦喝酒要打人的时候,面对的是他打不过的鲁穆了。
鲁父尝为此事郁闷,因为打不过自己的儿子这在乡里是个会让人笑话倒霉的事,这证明你已经老了,该是去祠堂扫地的时候了。
鲁父可讨厌祠堂了,当初祠堂的人欺负他父亲死的早,竟然把该分给他家地扣去了,实在没有道理。可是争又争不过,只能哑巴吃黄连,把苦吃了还不许哭。
不过,就算给了鲁父那些地,以他的懒劲,也只是令其荒废罢了。
结果莫名其妙的鲁父还以为自己早上踩的狗屎起了作用,竟然一跃成为了族长,这不由得让他风光自满,春风得意。
也因为鲁父的族长之位,鲁穆的生活也好起来了,乡里那些“楚汉相争”“三国鼎立”“七雄争霸”的孩子王也只能屈居鲁穆的淫威之下了。
做了几天孩子王后,鲁穆觉得无聊了,他还是喜欢打人,尤其是打败厉害的人。那些个孩子都不敢跟他打了,因此,他开始向往外面的生活。
又想了几天,鲁穆干脆就离家出走了,他带着搜刮来的“民脂民膏”,一路向北来到了当时的南方重镇建业。
就在建业城里,他遇到了这辈子第一个让他心服口服的人。
那个人就是大乔策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