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借,夏老太其实是没想过要还的,李牧之家家底那么丰厚,上百万两的家产,还缺他们这点银子吗?
有了上回的经验,夏老太让两个儿子一人找李牧之借一百两,再帮她和老头借一百两。
几百两银子对李牧之来说就是毛毛雨吧。
她相信李牧之一定会借的,他与三丫成亲的时候,她们拿菜回去,他还给了篮子呢。
他肯定不会像老二家那群白眼狼一样。
夏老太一心在家里等着两个儿子拿钱回来了。
有了这些钱,他们的日子就轻松了,大家都不用去地里干活,老三他们守着一百两,后半辈子都不用干活了。
夏老太想的很美好,但结果又让她失望了。
老大老三去了趟李家,就只讨到一杯茶水喝。
李牧之自然是没把钱借给夏家老宅的人。
在一些小事上,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在大事上面,诸如夏家老宅那边的人轮番过来找他借钱的事,他是坚决不会借的。
夏家老宅是如何对待他岳父岳母,对待他媳妇和小舅子的,多年前的事他没亲眼看到,但也听说了。
而且这些年,夏家老宅的人对他媳妇家如何,他是亲眼看到的。
那关系真是还比不上贵婶家。
想来他们家借钱,那真是不好意思,借不了。
夏家老宅的人要钱没要到,借钱也没借到,大家都有了情绪,觉得夏二郎和李牧之他们有钱了就看不起穷亲戚。
夏二郎和李牧之才不管他们会如何想。
夏老太生了一肚子闷气,但这次李槿年满月酒席,他们不可能不来。
还好来了,不然错过了这么多大鱼大肉还真是挺亏的。
夏及己和李牧之又聊了一会儿别的,才睡去。
第二天下午,李牧之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六只碗。
夏及己一看乐了。
牧之居然去夏家老宅把碗拿回来了。
“大丫,二丫把碗拿回婆家去了,我让大伯娘和小婶通知她们下次过来的时候把碗送回来。”媳妇喜欢的碗,谁也不能据为己有。
“夏老太肯定在埋怨我们,说我们这么小气,连几只碗都要拿回来。不过,这些碗我可喜欢了。谢谢牧之。”
李牧之指了指自己的脸颊,夏及己凑上去吧唧一口。
李牧之才满意了。
话说李牧之到老宅把碗拿回去后,夏老太一下午都在骂骂咧咧,说这李牧之忒小气了些,那么大的家室,连几只碗都要拿回去。
办了满月酒后,家里解决了一件大事。
李牧之今年请人新开了十亩地,又在村里买了二十亩地,三十亩水田。
所以他们家现在一共有五十亩地,五十亩水田。
李牧之一个人自然忙不过来,他全部是花钱请人帮他锄地,犁田,锄草,移苗,插秧,施肥的。
李牧之只需要把事情都决策好,安排人去做就行了。
因此他有更多的时间在家里做家务,陪媳妇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