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白文斌故作泄气摊倒在椅上道:“连娘都被你们说动了?”
常夫人走到路边看茶水是否烧开,一边说道:“俗话说得好:‘知子莫如母’,从最开始娘就一直是对我这么说的,若认真算起来,应当是娘说动了我而不是我说动了娘。至于茗丫头为何有此想法我就不清楚了。”
白昕茗调皮地眨了下眼睛,接过话来道:“那当然是‘日久见人心’咯。”
“啊,反了反了,我在家中已然毫无地位,只有严管家与我相依为命……”白文斌靠在椅背上笑道:“真是‘女大外向’,这才什么时候就已经将她爹贬得一无是处,将来要是成了亲那还了得?”
“文斌。”常夫人连忙出言提醒,又对白文斌使了个眼色。白文斌会意,连忙坐正对着昕茗解释道:“茗丫头,我的意思是——”
“好啦爹,你不用解释,女儿明白,现在也已想通了。”白昕茗笑笑说道:“少而执孝莫如长而知孝,孙公子这句话说得是对的。”
“哦?”文斌一怔:“他说了什么?”
“就是女儿方才说的话呀,‘少而执孝莫如长而知孝’。”白昕茗一字一句地复述了一遍,紧接着又解释道:“孙公子说这是他的先生教给他的,意思是生为儿女在少时坚执孝道与长而成人之后心怀孝道相比,前者更优。”
“要我说,还是从小到大都坚持尽孝最好。”常夫人笑着说道:“为什么非要分个年少年长呢?”
“这你就不懂了,从小到大都能坚持尽孝的那可不是普通人,那是圣人。”白文斌煞有介事地解释起来:“几千几百年来能出几个圣人?所以还是听听普通人怎样最好。茗丫头,你再跟我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因为,孙公子说年少的时候坚执孝道无非做一些能令爹娘愉快但并无多少切实作用的事,诸如洗刷家具、替爹娘洗脚、做些家务,乃至于做顿饭菜、代理家事,此时爹娘年岁仍好、身体健旺。而年长之后正是儿女成家立业之时、爹娘力衰待养之际,此时若能虔心奉养爹娘,不厌不烦,那才堪称孝子。两者相比之下是后者更孝,不过这并不是说前者就不需去做,孙公子对女儿说的大抵是这么个意思。”
白文斌沉吟一会道:“你别说还真是这么个意思。茗丫头,你和他一同出游时言谈之间难道都是说这等文人写文作诗的那种文绉绉的话么?”
“大多是这样,不过也并不全是。”白昕茗想了想答道:“一般是他要抒发一些感慨,或者对女儿讲自己的见解时才会这样,平常也是如在家一般说话。”
“我看,这孙家的公子还是有真才实学的,他说的真有些道理。”常夫人道:“像我这等几乎没读过书的人听着都觉得在理。”
白文斌点点头道:“虽然出自他先生之口,不过这小子能这般复述出来证明他也用心铭记过了,既然如此这男儿应当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