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事儿,三郎自然是义不容辞,接过银子点点头,小心的揣进袖口。 院子里传来小五跟武连权的说话声。武先生听了,冲徐苗摆了下手,说:
“我先回去了,你三伯娘这病吃三个月汤药之后,你带她去镇上,我再给她看看。”
“行。”徐苗点点头。三郎走过来,比划一个“请”的手势,说:“我送您。”
“好,好。”武先生点头,跟三郎出了屋子。
房门打开,徐正海也站在门口,蒋氏看着当家的,冲徐苗点点头,也跟着出去了。屋子里顿时就剩下单氏她们三个,单氏看着三房两口子的背影,冲徐苗比划了一个大拇指,说:
“苗儿啊,这事儿你办的真地道,相信你那个三伯娘啊,以后肯定不会再起幺蛾子了。”
“不仅不会,肯定得对他们四个啊,掏心掏肺的。”李婶子再旁补充着说。
两个人管理工厂已经有些日子,说话、看人,那可比以前要好很多。徐苗听了,赞同的点点头,喃喃地说:
“我是真没想到,我三伯娘居然会写字。”
“这个啊,我可知道。”单氏再旁说着,“当初你大伯中童生那会儿,还不像现在呢。每天跟三郎、虎子他们一样,每天都走着去书院,回来就在你们院子那念书。”
“蒋氏不是没啥事儿嘛,就问你大伯能不能教教她,她就学着玩。你还别说,那会儿你大伯还真教,后来有一次我去给你奶送点东西,你奶就不让你大伯教了,再后来你三伯娘也就没学了。”
徐苗听了,搜索原主的记忆,还真有两个人在院子里,用小木棍写字的情景。一旁的李婶子听了,高兴地说:
“哎哟,这样可真是太好了,让人好好带带她,日后肯定能独当一面。”
“可不是,你算是捡到宝了哟。”单氏醋意的说完,两个人全都笑了。出来的时间也不短了,二人一起告辞回家。徐苗把他们送走之后,来到前院的客厅。
村民们送的礼都在这儿了,徐芽说、小五记、三郎把东西拢起来放在一起。这一次燎锅底儿的人,明显比上一次要多很多,基本上这次全村的人都来了。
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也是因为他们都在工厂做工,主家办事儿,自然得来捧下场。基本上送的都是鸡蛋、尺头、锅碗瓢盆。徐苗走过去,四处摆弄了一下,忽然停下手,左手边是一个盒子,绒布的盒子。
三郎看着大姐的样子,开口说:“这是二伯家跟李大叔家合伙送的。”
两家合伙?!
徐苗更加好奇了,伸手将盒子打开,里面是六个青花瓷碗,还有同款的盘子六个。农村讲究送双,这两套一共十二个,双数,很吉利。
这么高大上的包装,想必价格也不能便宜了,不然两家也不可能一起送,咋还不得十两银子打底啊!这礼可真厚啊,徐苗不禁有些咂舌。
二郎跟四郎刚送完东西回来,一看那盒东西,都是一愣,四郎年纪还是小,新鲜的凑过去,蹲在盒子旁看,并没有伸手,很是规矩的看着徐苗,说:
“大姐,这碗可真好看。”
天天跟小五混,自然也就跟着叫徐苗大姐,显得还亲一些。
徐苗伸手拿了一个,把玩了一下,给一旁的四郎,说:“拿着,好好看看。”
四郎听了忙不迭的摇头,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后脑勺,说:“还是算了吧,我在毛楞的给弄碎了,看看就行。”说完,还冲徐苗龇牙笑着,很是讨喜。
徐苗把瓷碗放回去,伸手轻拍了下四郎的脑门,扭头看着徐芽,说:
“芽儿,今儿开始咱们就用这套碗筷吃饭吧。”
“啊?!”徐芽有些不愿意,“我还寻思等家里来人时再用呢。”
“不用啊,咱们用吧,来人再说来人的,这送了那么多呢,总有好的。”徐苗说着又从其他碗盘中,挑了四套,看着三郎说,
“把这个给三伯娘他们送去,老宅那边分家,碗筷啥的估计就给了他们两套,其他的肯定都卖给货郎换钱了。”
三郎听了点点头,又拿了一把筷子,转身要走。四郎见状,忙开口说:“三郎哥,我也跟你去。”
“那走吧。”
四郎笑呵呵的起身,蹦蹦哒哒的跟着三郎出去了,徐芽指着又一堆的东西,二郎秒懂的走过去,将东西拿去了仓房。家里这一次收的礼可不少,不过这收得多,随的也就多。
二郎走后,徐芽指了指棉布跟鸡蛋,说:“常山伯家的儿媳妇这个月的月子,到时候送五十个鸡蛋,三尺棉布吧。”
徐苗正看着小五记录的东西,这常山伯家今日送来了三十个鸡蛋,徐芽给回这些不少。点点头,伏在小五的肩头,说:
“行,你看着办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