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那长老无声地流泪,好不伤感。
田穰苴一点意外也没有,便道:“请恕本将冒昧,阁下的儿子……现今在哪?”
那长者道:“老夫已将他关进大牢,无事不得放出!……还请大司马看在老夫只有一子的份上,宽恕他的罪行罢!事实上,两千没有,却有一千!”
自觉夷城县令当众撒谎,吕瑞姜轻轻地哼声——许是察觉自身的不妥,那长者忙不迭地报出目前的船舰,以求田穰苴的谅解。
吕瑞姜对水师、海军、船舰等词语略感新奇,第一次听到一千艘船舰,没法意识到其中的重要性——反观田穰苴,田穰苴却动容道:“一千?!”
“是的!一千艘!”那长者立即地介绍,“五艘艅艎、一百艘大翼舰、三百艘小翼舰、四百艘突冒船、五十艘戈船、一百艘楼船和五十艘桥舡船!……”
没人注意到,吕瑞姜已经一脸木然:齐国船业竟是这般发达?好多船只的名字她都没听说!——沉默一下,吕瑞姜小声道:“那是什么船啊?造了这么多船,它们又藏在哪里?总不可能放在海上罢?”
也不怕被敌军看见!
瞄见吕瑞姜提问,那长者强忍不快,解释道:“自是放在‘香炉石’那里!”
——香炉石?!
吕瑞姜目瞪口呆:太傻了!她逛了好几次香炉石,愣没发现那儿竟是造船的地方!搓了搓手,吕瑞姜兴奋道:“大司马亲至,还不带大司马找船?”
那长者嗫嚅了嘴唇,便带田穰苴一行人去找船。
田穰苴斜视吕瑞姜一眼,不太明白她为何兴奋。
——自是兴奋了!
如果她没猜错,她遇见了历史大事件:「第一次海战」——春秋末年,齐国和吴国爆发了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海战!
左拐右绕,田穰苴一行人来到香炉石。
但见夷城县令带他们绕过香炉石后,密密麻麻的船只映入眼帘。
田穰苴一行人张大了嘴巴:所有的船只,用最结实的木材打造,皆被翻了个儿,大的极大,能装百人都不在话下;小的极小,只能站有三人……
几乎眼花缭乱,就连一向稳重的田穰苴,亦倒吸一口凉气:有了这些船舰,他们还怕吴国海军不成?——这必能击退他们!
握了握拳,田穰苴连声地吼道:“将它们运往海边!将它们运往海边……对了,它们试行了没?倘若没做结实——”
听罢,夷城县令耷拉脸庞,怒道:“请大司马莫要小看本国的造船能力!当今世上,齐国造船水平至少能排到诸国第一……或第二、第三、第四!”
夷城县令怒得很有气势,若无后面那句话,那么效果会更好。
忍不住地,吕瑞姜道:“排到第四?——前三是谁?”
“啊?”那长老愣了一愣,脱口而出,“楚国、吴国、越国!”
吕瑞姜:“……”
对面专业人士,不服不行!
吕瑞姜她……对春秋时期的船只发展史不太了解。
囧了一张脸,吕瑞姜道:“知道了……接下来,要怎么做?”
“本将去召海兵们,将它们推到海上——所幸夷城是沿海一带,距离一里之外,便是江河了罢?”仔细地回想,田穰苴露出一抹笑意。
那江河,自是联通大海。
夷城县令再次地拱手,对田穰苴十分佩服。
于是,吕瑞姜有幸见到数千海兵们,乃至夷城士兵们,来来回回地奔波运送船只——他们不惜造出巨大的简易木车,将船只放在上面,推动一里之外,将它们放在江边……为了让他们快速地掌握如何划船,田穰苴又下令让他们整顿一日,好好地熟练船舰的功能。
亏得这群海兵们曾被训练,不出半天,都对船只相当精通。
来到夷城的第三天,一千艘船舰顺利地出航,并且吕瑞姜……
吕瑞姜扮作男儿身,大胆地找上田穰苴,要求加入齐国海军!
摸了摸下巴,田穰苴竟没赶人,反而道:“来得好!就等这一战罢!此战——必胜!”
尽管不清楚田穰苴的自信打哪儿来,众海兵们却被田穰苴的斗志感染,又见眼前一千船舰,信心十足,齐声地吼道:“此战必胜!此战必胜!……”
“很好!”田穰苴带着吕瑞姜,以及五十名亲兵,踏上艅艎,率领全军,浩浩荡荡地划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