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预想中的伤亡人数并没有出现,美军以一百四十六人阵亡,四百六十七人受伤的代价轻易取得了海湾战争的胜利。
阵亡的一百四十六人当中还有三十五人死于友军火力误伤,二十八人丧命于一枚来袭的飞毛腿导弹,真正面对伊垃克近距离火力战死疆场的仅有八十三人。
如此的结局让全世界目瞪口呆,华夏古诗中的“一将功成万骨枯”更是成了一句过时的诗句。
对于这场战争,普遍的结论是,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正在改变传统的作战方法,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极大地改变了作战样式和战争结局。
可实际上,这些武器在愈南战争中就已经出现,却收效甚微。
花旗国陆战队大学当代军事学教授麦克尔.怀利上校曾两次在越南服役,他说:“我们当年是带着满脑子技术上的狂妄出兵越南的。当时,我们拥有超音速飞机和灵巧炸弹,有弹药充足,可以不间断射击的大炮,有精密的电子装备,有获得哈佛大学管理学位的军官,还有从理论上说使步行成为过去的直升机服务。但敌方想出了把军人与民众混杂在起来,在夜间行动,依靠徒步的机动以及利用我们对高科技作战方法的依靠等弱点,来打击我们”。
除此之外,朝明战争也说明了,武器和科技并非战争胜败唯一的原因。
1950年的朝明战场上,花旗国一个军拥有坦克四百三十辆,而华夏人民志愿军初入朝明的六个军,一辆坦克也没有。
花旗国陆军一个师的师属炮兵有四百三十二门榴弹炮和加农炮,还可以得到非师属炮兵同类口径和更大口径火炮的支援;当时志愿军一个师的师属炮兵仅有一个山炮营,十二门山炮。
花旗国军一个步兵师拥有电台一千六百部,无线电通信可以一直到达排和班;而志愿军入朝时从个部队多方抽调,才使入朝部队每个军的电台达到数十部,勉强装配到营,营以下的通信联络仍然主要靠徒步,军号,哨子及小量的信号弹。
花旗国军的运输全部机械化,一个军拥有汽车七千辆;志愿军主力第38军入朝时只有运输车一百辆,第27军入朝时则只有汽车四十五辆,38军百分之九十的兵员还在使用1905年设计的日制三八式步枪。
空中力量更无法相比。花旗国空军在朝拥有一千一百架飞机。志愿军当时别说飞机,连防空武器都极端缺乏。面对花旗国军的一千一百架作战飞机,入朝作战的之初志愿军只有一个高炮团,36门日制的75毫米高炮,还有十二门留在鸭绿江边保卫渡口。
侵朝花旗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后来回忆道:“我们在北朝明战场上空几乎未遭抵抗而且,除地面火力外,我们可以不受阻碍地攻击敌补给线。在头一年,对方甚至连防空火力还击也没有”。花旗国军飞机从东海岸炸到西海岸,从鸭绿江炸到汉江,轰炸时间没日没夜,扫射目标不分大小,见人就炸,见物就炸。
为了寻找轰炸目标,有的美国飞行员拼命降低飞行高度,以致撞到山头和高压线上的事时有发生。志愿军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艰苦奋战的,迫使不可一世的五星上将,远东花旗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丢官去职,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翻车丧命,硬把花旗国人打回到谈判桌前。
日不落国战史专家克里斯托弗.钱评论说:“朝明战争对西方世界是一场意想不到的严峻考验,它使拥有强大技术优势的盟国几乎抵挡不住”。